[實用新型]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48110.2 | 申請日: | 2018-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563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創維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28 | 分類號: | G02B27/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像透鏡 光學模組 放大 相位延遲片 反射 邊緣視場像差 放大光學系統 吸收型偏振片 虛擬現實技術 本實用新型 光學成像 光學顯示 圖像光線 視場角 光損 模組 緊湊 佩戴 折射 引入 加工 | ||
1.一種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位延遲片、第一成像透鏡、第二相位延遲片、第二成像透鏡和第一吸收型偏振片;
所述第一相位延遲片設置于第一線性偏振方向的圖像光線的傳輸路徑上,用于將入射的第一線性偏振方向的圖像光線的偏振方向轉換為橢圓偏振方向或圓偏振方向;
所述第一成像透鏡設置于第一相位延遲片和第二相位延遲片之間,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相位延遲片一側的第一光學曲面和靠近所述第二相位延遲片一側的第二光學曲面,所述第二光學曲面為部分透射部分反射的光學曲面,所述第一光學曲面和第二光學曲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光學曲面遠離所述第一光學曲面的一側;
所述第二相位延遲片設置于所述第一成像透鏡和第二成像透鏡之間,用于將所述第一成像透鏡出射的橢圓偏振方向或圓偏振方向的圖像光線的偏振方向轉換為非第一線性偏振方向,并將經所述第一成像透鏡和第二成像透鏡放大后的圖像光線的偏振方向轉換為非第二線性偏振方向,其中,所述非第一線性偏振方向包括第二線性偏振方向,所述非第二線性偏振方向包括所述第一線性偏振方向,且所述第二線性偏振方向與第一線性偏振方向正交;
所述第二成像透鏡設置于所述第二相位延遲片和第一吸收型偏振片之間,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相位延遲片一側的第三光學曲面和靠近所述第一吸收型偏振片一側的第四光學曲面,所述第三光學曲面為部分透射部分反射的光學曲面,所述第三光學曲面和第四光學曲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三光學曲面遠離所述第四光學曲面的一側;
所述第一吸收型偏振片具有與第一線性偏振方向一致的透射方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延遲片和第二相位延遲片為兩個旋轉方向相同的1/4波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學曲面的頂點曲率半徑等于所述第二光學曲面的頂點曲率半徑與所述第一成像透鏡的中心厚度之和;
所述第四光學曲面的頂點曲率半徑等于所述第三光學曲面的頂點曲率半徑與所述第二成像透鏡的中心厚度之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學曲面為50%比例透射、50%比例反射的光學曲面,所述第三光學曲面為50%比例透射、50%比例反射的光學曲面。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延遲片遠離所述第一成像透鏡一側的第二吸收型偏振片,所述第二吸收型偏振片具有與第一線性偏振方向一致的透射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型偏振片與第一相位延遲片貼合。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還包括不影響相位延時的光學器件,所述光學器件設置于第一相位延遲片、第一成像透鏡、第二相位延遲片、第二成像透鏡和第一吸收型偏振片中任意相鄰的兩個之間,或設置于所述第一吸收型偏振片遠離所述第二成像透鏡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器件為像差校正光學元件或視力矯正鏡片中的一種或兩種的組合。
9.一種短距離放大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離放大光學系統包括光學顯示模組和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模組,所述光學顯示模組設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延遲片遠離所述第一成像透鏡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短距離放大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顯示模組為具有線性偏振出射光的LCD顯示屏或LCOS顯示屏或帶有線性偏振起偏器的自發光OLED顯示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創維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創維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4811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