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苧麻酶化脫膠廢液循環利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35228.1 | 申請日: | 2018-05-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786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子嵬;楊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子嵬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D01C1/00;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長沙市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酶化脫膠 苧麻 廢液處理裝置 廢液循環利用 本實用新型 副產物收集裝置 布袋過濾裝置 廢液過濾裝置 廢液收集裝置 工業生產過程 厭氧處理裝置 預處理裝置 發酵裝置 關鍵過程 減少污染 漂白裝置 曝氣處理 清液收集 往復循環 截止閥 循環式 油裝置 廢液 煮煉 洗滌 生產成本 過濾 排放 靈活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苧麻酶化脫膠廢液循環利用裝置,包括預處理裝置、發酵裝置、煮煉漂白裝置、拷麻裝置、洗滌漬油裝置、厭氧處理裝置、曝氣處理裝置、副產物收集裝置以及廢液處理裝置,其中所述廢液處理裝置包括廢液收集裝置、泵、布袋過濾裝置、截止閥、廢液過濾裝置、清液收集裝置;其優點為,對苧麻酶化脫膠過程進行循環式處理,對于產生廢液的關鍵過程進行逐步過濾,并將濾液往復循環利用處理,極大程度的減少了對水的浪費,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生產工作過程靈活方便,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不僅能夠節省生產成本,同時還能減少污染排放使環境得到保護,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價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麻紡的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苧麻酶化脫膠廢液循環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苧麻纖維是我國的一項特色資源,其纖維產品具有吸濕散熱快、透氣好、不貼身、抗菌、挺括美觀等優點,是高檔天然纖維產品。麻類作物韌皮中除含有纖維素外,還含有一些雜質,包括果膠物質半纖維素等成分,這些膠質包褁在纖維的外表,將纖維膠結在一起形成較硬的片狀麻束。這樣的麻束是不能直接用來紡紗的,因此在紡紗的加工之前必須對原麻施以脫膠處理。苧麻脫膠是紡織品加工鏈的基礎工程,脫膠后得到的精干麻纖維質量對紡織品服用性能有很大影響。傳統的脫膠工藝是化學法,以酸預處理、燒堿進行煮練,輔助氧化劑漂白的處理,以及機械拷打,實現對苧麻的脫膠。然而,該方法反應條件苛刻,勞動強度大,耗能多,生產成本高,對環境污染嚴重,而且對纖維有一定損傷,使苧麻纖維雜亂,梳紡加工困難,纖維制成率低。為了降低苧麻脫膠的生產成本,提高麻纖維的質量,現有技術發展了苧麻生物脫膠技術。生物脫膠是把經過篩選的脫膠菌株接種到生苧麻上,這些脫膠菌以苧麻上的膠質為營養源,在苧麻原麻上大量繁殖,分泌脫膠酶分解膠質,使高分子量的果膠及半纖維素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物質而溶于水,這是一種在緩和條件下的脫膠生產,能降低生產成本。
無論是生物脫膠還是化學脫膠工藝在生產流程中都會在脫膠階段中產生大量的廢水,其化學需氧量較高,將其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現有技術公開了多種對苧麻脫膠廢水的處理方法,如章勝紅等用SBR工藝處理麻生物脫膠廢水,集進水、反應、沉淀和排水于一個池內完成,具有工藝簡單、自動化水平高和節省占地等特點;SBR內厭氧、缺氧和好氧環境的交替出現,有利于難生物降解有機物的開環或斷鏈轉化為可降解物質,控制系統供氧可實現脫氮除磷(章勝紅, 陳季華, 劉振鴻. SBR法處理麻生物脫膠廢水.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1, 23(1): 64~68.)。高春梅等利用膜生物反應器來處理苧麻脫膠廢水,通過對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及色度進行檢測發現,出水水質達到國家綜合排放標準(高春梅, 奚旦立, 楊曉波.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苧麻脫膠廢水的研究, 環境污染與防治,2005, 27(8): 583~587.)。上述這些對苧麻脫膠廢水的處理方法都能使其達到國家綜合排放標準,排放后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是由于脫膠廢水具有較高的化學需氧量,使得其污水處理的成本較高,企業無利可圖不得不減少生產。同時必須解決廢液處理過程中循環利用的問題,將極大減少企業生產成本,同時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苧麻酶化脫膠廢水循環利用的裝置,能夠在每一步生產環節中加大對廢水的處理及循環利用,以便降低生產成本和節約水資源。具體的方案如下面的內容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子嵬,未經楊子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352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