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用氣壓止血帶的氣管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33414.1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321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呂潔;王僑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潔 |
| 主分類號: | A61B17/135 | 分類號: | A61B17/135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諾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劉興順 |
| 地址: | 550000 貴州省貴陽***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管 氣管連接裝置 氣壓止血帶 內密封環 環形體 密封體 管部 筒體 本實用新型 第二連接部 外密封環 環形槽 連接端 直管部 外周 第一連接部 伸縮缸結構 彈性材質 同軸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氣壓止血帶的氣管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部包括圓形的第一直管部,第一直管部外周形成有一端擴大的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直管部與第二連接部的連接端設有彈性材質構成的左密封體;第二連接部包括圓形的第二直管部,第二直管部的外周形成有一端擴大且能夠與第一連接管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管,第二連接管的連接端設有右密封體,所述右密封體包括安裝在第二連接管端面的內密封環及套設于內密封環外的外密封環,所述外密封環與內密封環之間設有筒體及環形體,環形體的一側設有同軸的環形槽;筒體的一端設于環形槽內,筒體與環形體構成伸縮缸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氣壓止血帶的氣管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醫用氣壓止血帶的氣管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自1904年Harvey Cuslung首次在四肢手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以來,氣壓止血帶已經成為醫療單位中骨科、外科、搶救室等部門常備的止血工具。從外觀看,它主要由袖帶、氣囊及氣壓表組成。從原理上看,它是通過對止血袖帶的壓力控制,壓迫肢體,阻斷血液流動,達到止血目的。但是現有的氣壓止血帶的供氣結構為外部氣源,氣囊連接氣源的管道會經常的拆接,而現有的管道拆接不便,且在多次拆接后密封效果下降,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氣管連接結構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醫用氣壓止血帶的氣管連接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本實用新型的醫用氣壓止血帶的氣管連接裝置,包括:互相配合安裝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
第一連接部包括圓形的第一直管部,第一直管部外周形成有一端擴大的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直管部與第二連接部的連接端設有彈性材質構成的左密封體;左密封體的結構為Y型,左密封體的Y型開口部朝向第二連接部設置;
第二連接部包括圓形的第二直管部,第二直管部的外周形成有一端擴大且能夠與第一連接管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朝向第一連接管的連接端設有彈性材質構成的右密封體,所述右密封體包括安裝在第二連接管端面的內密封環及套設于內密封環外的外密封環,所述外密封環與內密封環之間設有筒體及環形體,環形體的一側設有同軸的環形槽;筒體的一端設于環形槽內,筒體與環形體構成伸縮缸結構,環形體的環形槽內設有伸縮介質,筒體的另一端設有擴大環;
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上設有將其連接固定的連接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件包括設于第一連接部上的左電磁鐵及設于第二連接部上的右電磁鐵,所述左電磁鐵與右電磁鐵配合能夠相吸合。
進一步地,所述左密封體內設有Y型的由剛性材質構成的骨架。
進一步地,所述外密封環包括外密封環體,外密封環體內壁呈錐形,外密封環體內壁的錐形結構為自由端較小,外密封環體的自由端設有若干均布的a切縫,外密封環體的自由端外套設有外密封橡膠環,外密封橡膠環將a切縫全部覆蓋。
進一步地,所述內密封環包括內密封環體,內密封環體外壁呈錐形,內密封環體外壁的錐形結構為自由端較小,內密封環體的自由端設有若干均布的b切縫,內密封環體的自由端內套設有內密封橡膠環,內密封橡膠環將b切縫全部覆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形狀為管狀,左電磁鐵嵌入設于第一連接部的自由端,第二連接部的形狀也為管狀,右電磁鐵嵌入設于第二連接部的自由端,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的內徑相同,第一連接部或第二連接部的自由端內設有能夠在兩連接部連接后伸入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內伸出管。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潔,未經呂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334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