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25246.1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85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余奧特;李文斌;邱鵬;何一太;張寶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騰勒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19/02 | 分類號: | F16B19/0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饒***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桿部 油孔 平衡軸 限位銷 發動機 本實用新型 一體式結構 兩端設置 軸向設置 第一端 外周 連通 貫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具有: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為一體式結構,第一桿部直徑大于第二桿部直徑;側油孔,設置在第一桿部上,側油孔兩端設置在第一桿部外周面上,側油孔貫穿第一桿部;直油孔,設置在第二桿部上,直油孔沿第二桿部軸向設置,直油孔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二桿部的端面上,直油孔的第二端與側油孔連通,潤滑更完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
背景技術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平衡軸限位銷之前潤滑是飛濺潤滑,往往潤滑不到位出現磨損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潤滑更完善的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具有:
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所述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為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一桿部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桿部直徑;
側油孔,設置在所述第一桿部上,所述側油孔兩端設置在所述第一桿部外周面上,側油孔貫穿所述第一桿部;
直油孔,設置在所述第二桿部上,所述直油孔沿所述第二桿部軸向設置,直油孔的第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桿部的端面上,直油孔的第二端與所述側油孔連通。
所述側油孔垂直所述第一桿部的軸線。
所述第一桿部外周設有兩個平行的平面,所述側油孔兩端分別設置兩個平面上。
所述第一桿部的端部設有螺紋孔。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通過對油孔給限位銷本體潤滑,油路中的油通過直油孔進入側油孔,從而潤滑限位銷與平衡軸接觸的面,實現壓力潤滑,潤滑更完善,防止磨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第一桿部,11、平面,12、側油孔,13、螺紋孔,2、第二桿部,21、直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見圖1-3,一種發動機平衡軸限位銷,具有:
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為一體式結構,第一桿部直徑大于第二桿部直徑;第一桿為導向部。
側油孔,設置在第一桿部上,側油孔兩端設置在第一桿部外周面上,側油孔貫穿第一桿部;
直油孔,設置在第二桿部上,直油孔沿第二桿部軸向設置,直油孔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二桿部的端面上,直油孔的第二端與側油孔連通。直油孔位于第二桿部軸線上。
側油孔垂直第一桿部的軸線。
第一桿部外周設有兩個平行的平面,側油孔兩端分別設置兩個平面上。第一桿部的平面為限位銷和平衡軸接觸部位。
第一桿部的端部設有螺紋孔,用于安裝固定限位銷。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通過對油孔給限位銷本體潤滑,油路中的油通過直油孔進入側油孔,從而潤滑限位銷與平衡軸接觸的面,實現壓力潤滑,潤滑更完善,防止磨損。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騰勒動力有限公司,未經江西騰勒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252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板或模具拼接面組裝固定用快速拆裝的楔形銷栓
- 下一篇:一種防松防刮銷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