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23699.0 | 申請日: | 2018-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598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彪;周文全;肖溫溫;周威;羅明;潘望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金壇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金之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17 | 代理人: | 周祥生 |
| 地址: | 213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塘埂 黑色PE 河蟹養殖池塘 底網片 水坡 蟹塘 爬行 多功能防護 水草 池塘 光合作用 鋪設 水質 泥土流失 含氧量 上端邊 水位線 塘埂頂 土質層 覆蓋 網片 下端 斜坡 巡塘 沖刷 河床 看護 坍塌 雜草 侵襲 水體 大雨 凈化 生長 延伸 污染 | ||
1.一種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包括塘埂(1)和河床(2),塘埂(1)圍合在河床(2)的四周,形成河蟹養殖池塘(4),其特征是:在塘埂(1)的迎水坡面(11)上依次覆蓋有黑色PE膜(5)和爬行底網片(6),黑色PE膜(5)鋪設在池塘塘埂(1)的土質層上,爬行底網片(6)覆蓋在黑色PE膜(5)上,黑色PE膜(5)和爬行底網片(6)的上端邊固定在塘埂(1)迎水坡面(11)的上邊處或塘埂頂面(12)上,黑色PE膜(5)和爬行底網片(6)的下端延伸到河蟹養殖池塘(4)的最低水位線以下并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黑色PE膜(5)和爬行底網片(6)的下端延伸到河蟹養殖池塘(4)的河床(2)并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黑色PE膜(5)和爬行底網片(6)的下端固定在河床(2)的埋入深度為10~30厘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還包括防逃裝置(3),防逃裝置(3)設置在塘埂(1)的頂面(12)或迎水坡面(11)的上邊處,將河蟹養殖池塘(4)封閉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防逃裝置(3)包括固定桿(31)、防逃板(32)和防逃網段(33),固定桿(31)間隔固定在池塘塘埂(1)的頂面上圍合在河蟹養殖池塘(4)的四周,防逃板(32)和防逃網段(33)均通過系扎件周向密封地圍合固定安裝在兩兩固定桿(31)之間,防逃板(32)設置在防逃網段(33)和固定桿(31)的內側,防逃板(32)的下端與防逃網段(33)無縫縫合,河蟹無法從二者的連接處爬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防逃板(32)的高度為15~30厘米,防逃板(32)的下邊到地面的之間設有通風網段。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防逃板(32)為光滑塑料板,所述爬行底網片(6)和防逃網段(33)均為聚乙烯網片,其網孔目數為5目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黑色PE膜(5)和爬行底網片(6)通過U形固定鋼絲(7)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在黑色PE膜(5)上均勻間隔地設置有凸起(5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多功能防護河蟹養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凸起(51)的形狀為半球形或圓錐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金壇區水產技術指導站,未經常州市金壇區水產技術指導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2369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生態養殖池塘系統
- 下一篇:一種魚苗育苗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