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輻照光電編碼器及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15659.1 | 申請日: | 2018-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473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洪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賽智新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5/26 | 分類號: | G01D5/26;G01D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呂學文;朱紅濤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輻照 光柵板 光電信號處理電路 光電編碼器 透鏡 發射光源 旋轉軸 衍射 電機 光纖 本實用新型 電信號輸出 光信號發射 光信號轉換 光纖傳輸 重量增加 電連接 輻射區 轉動 采集 穿過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輻照光電編碼器及電機,該耐輻照光電編碼器包括:耐輻照發射光源、透鏡、光柵板、旋轉軸、耐輻照光纖以及光電信號處理電路;旋轉軸穿過光柵板,并帶動光柵板轉動;光柵板一側設有透鏡;光柵板還通過耐輻照光纖與光電信號處理電路電連接;耐輻照發射光源,用于通過光柵板一側的透鏡將光信號發射至光柵板;光柵板,用于采集經過透鏡去衍射處理后的光信號;并通過耐輻照光纖傳輸至光電信號處理電路;光電信號處理電路用于將經過去衍射處理后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輸出。將發射光源設置為耐輻照發射光源,光電信號處理電路遠離輻射區,可以實現光電編碼器的耐輻照,還可以避免光電編碼器的體積和重量增加所帶來的困擾,一舉兩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輻照光電編碼器及電機。
背景技術
光電編碼器具有體積小、精度高、工作可靠以及接口數字化等優點,因而在伺服電機中廣泛應用。在核電、航天等行業具有輻射環境條件下,伺服電機必須具有耐輻射性能。這就要求采用光電式編碼器的電機必須進行輻射加固。通常光電編碼器的輻射加固方法是在編碼器外部增加屏蔽層。通過加屏蔽層的方法解決編碼器的耐輻照問題有較好的效果,但是會增加編碼器的體積與重量,不利于實現設備小型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輻照光電編碼器及電機,用以解決現有耐輻照光電編碼器的體積和重量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耐輻照光電編碼器,該耐輻照光電編碼器包括:
耐輻照發射光源、透鏡、光柵板、旋轉軸、耐輻照光纖以及光電信號處理電路;
旋轉軸穿過光柵板,并帶動光柵板轉動;光柵板一側設有透鏡;光柵板還通過耐輻照光纖與光電信號處理電路電連接;
耐輻射光源,用于通過光柵板一側的透鏡將光信號發射至光柵板;
光柵板,用于采集經過透鏡去衍射處理后的光信號;
并通過耐輻照光纖傳輸至光電信號處理電路;
光電信號處理電路用于將經過去衍射處理后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輸出。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將發射光源設置為耐輻照發射光源,光電信號處理電路遠離輻射區,通過耐輻照光纖建立光柵板和光電管理電路之間的通信連接,將光信號傳輸至光電信號處理電路進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即可以實現光電編碼器的耐輻照,還可以避免光電編碼器的體積和重量增加所帶來的困擾,一舉兩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提供了一種電機,包括電機本體、伺服電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耐輻照光電編碼器;所述耐輻照光電編碼器的信號輸出端口連接所述電機本體的伺服電機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將伺服電機控制器遠離輻射區還可以避免輻射對半導體器件的輻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耐輻照光電編碼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耐輻照光電編碼器結構示意圖。具體如圖1所示,該耐輻照光電編碼器包括光電編碼器本體1,還可以包括:
光電耐輻照發射光源2、透鏡3、光柵板4、旋轉軸5、耐輻照光纖6以及光電信號處理電路7;
旋轉軸5穿過光柵板4,并帶動光柵板4轉動;光柵板4一側設有透鏡3;光柵板4還通過耐輻照光纖6與光電信號處理電路7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賽智新創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賽智新創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156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室內定位和軌跡追蹤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基于光纖法布里玻羅腔的應變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