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肋軟骨用組合拉鉤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15422.3 | 申請日: | 2018-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538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代金榮;趙軍艦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山金榮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30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套管 桿部 組合拉鉤 外接頭 肋軟骨 芯管 面積增大 牽拉過程 手術效率 頭部側邊 頭部設置 一體結構 中心方向 軸線對稱 對稱面 上端口 手捏部 吸引器 側壁 回折 牽拉 下端 緊貼 暴露 外部 保證 | ||
一種肋軟骨用組合拉鉤,包括一體結構的頭部和桿部,頭部設置于桿部的兩端,兩個頭部分別向桿部長度的中心方向回折,且沿桿部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桿部的外部套裝有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兩端的對稱面分別設置有手捏部;頭部的內側裝有一芯管,該芯管一端緊貼于所述頭部側邊,另一端插入所述外套管內,與設置于外套管上的外接頭下端連接;外接頭固定安裝于所述外套管的側壁上,該外接頭的上端口通過管路與吸引器連接。這種組合拉鉤,結構簡單,保證牽拉過程中的暴露面積增大,避免反復牽拉;能提高手術效率和手術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適用于肋軟骨取出手術中便于肋軟骨暴露的組合拉鉤。
背景技術
目前,肋軟骨取出術中,用于肋軟骨暴露的醫療器械中使用最多的為雙頭組合拉鉤,這種拉鉤的兩頭是與桿部構成一定角度的頭部,將頭部伸進創口中,在用手拉拽拉鉤的桿部,將創口的開口面積拉大,將肋軟骨充分暴露于視野中。
傳統的組合拉鉤,包括一體結構的頭部和桿部,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拉開創口。由于拉鉤頭部的寬度為1-1.5cm左右,寬度不夠,導致創口的牽拉暴露范圍不夠,需要用拉鉤反復牽拉,有時甚至使用四個拉鉤同時牽拉創口,不僅費人費力,還打不到充分暴露的目的。
傳統手術過程中,由于術中反復的牽拉,會導致創口邊緣的組織壞死,伴隨創口處出血、流液時,通常的方式是主刀大夫的助手用紗布將血水吸凈,不僅影響主刀大夫的操作,而且影響手術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及的現有拉鉤牽拉時暴露面小效果差的缺陷、術中創口出血時需要專人吸血等操作的不足,提供一種肋軟骨用組合拉鉤。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肋軟骨用組合拉鉤,包括一體結構的頭部和桿部,頭部設置于桿部的兩端,兩個頭部分別向桿部長度的中心方向回折,且沿桿部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
所述桿部的外部套裝有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兩端的對稱面分別設置有手捏部;
所述頭部的內側裝有一芯管,該芯管一端緊貼于所述頭部側邊,另一端插入所述外套管內,與設置于外套管上的外接頭下端連接;
所述外接頭固定安裝于所述外套管的側壁上,該外接頭的上端口通過管路與吸引器連接。
每套組合拉鉤包括至少兩個拉鉤,每個拉鉤的頭部長度尺寸不同。
組合拉鉤的兩個頭部的長度分別為1.5cm和2.5cm;或者組合拉鉤的兩個頭部的長度分別為3cm和4cm。
每套組合拉鉤,兩個頭部的寬度均為2cm。
外套管是截面為橢圓形結構的扁管。
外套管兩端的管壁上沿其外圍均布有一對或兩對手捏部。
兩個所述外接頭對稱設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兩側中央位置,且分別通過管路與吸引器連接。
頭部與桿部結合部位為多角度的多段式結構,該結合部位與桿部構成多個夾角;其近桿部的夾角為110-120度,其遠桿部的夾角為70-80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這種組合拉鉤,結構簡單,頭部寬度和長度增大,保證牽拉過程中的暴露面積增大,避免反復牽拉;在拉鉤內加裝芯管,用于吸取術中創口內的滲血、滲液及電刀切割、凝血時產生的煙霧,由一個助手操作一對拉鉤即可完成手術操作,能提高手術效率和手術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局部放大圖。
圖中:頭部1、芯管2、手捏部3、外套管4、外接頭5、桿部6。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山金榮醫院,未經唐山金榮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154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頸椎手術用內側拉鉤
- 下一篇:一種頭皮牽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