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善電池柵線虛印的網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12680.6 | 申請日: | 2018-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525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霞;李良;王俊;姚玉;張良;李化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大全太陽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5/36 | 分類號: | B41F15/36;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框架 主柵線 第二區域 第一區域 電池柵線 網版本體 副柵線 網版 相等 本實用新型 電池片外觀 垂直分布 電流損失 橫向間隔 臺面凹槽 縱向間隔 分流線 外周 遮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改善電池柵線虛印的網版結構,包括有網版本體,所述的網版本體外周設置有固定框架(9),所述的固定框架(9)內部沿縱向間隔分布有若干條主柵線(7),固定框架(9)內部沿橫向間隔分布有若干條副柵線(8),所述主柵線與所述副柵線垂直分布,相鄰兩條所述主柵線之間還設置有分流線(6),其特征在于:各區域沿固定框架(9)的橫向寬度滿足:第三區域(3)、第四區域(4)相等,第一區域(1)、第二區域(2)、以及第五區域(5)相等,且第三區域(3)、第四區域(4)大于第一區域(1)、第二區域(2)、以及第五區域(5);旨在不明顯增加遮光面積的前提下,降低臺面凹槽位置產生虛印的風險及比例,降低電池片外觀不良,降低電流損失,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制作結構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改善電池柵線虛印的網版結構。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以其高效清潔及可再生性逐漸成為人類的首選能源,其材料及技術的研究也成為熱點話題。常規的晶硅太陽能電池需要經過制做絨面、擴散形成PN結、刻蝕去磷硅玻璃、等離子體化學氣象沉積(鍍氮化硅膜)、絲網印刷制作電極、測試分選效率及顏色等過程。其中絲網印刷主要是制作正負電極,正面印刷主柵線和副柵線形成正電極,背面印刷背電極及背電場形成負電極。正面電極制作成窄細的柵線狀以克服擴散層電阻,其中主柵線是直接接到電池外部引線的較粗部分,副柵線是為了將電流收集起來傳遞到主柵線去的較細部分,正負柵線垂直成90度排布在電池片正面,正面電極的寬度、形狀及根數對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影響較大。絲網印刷制作副柵線時會產生結點、加粗、斷柵、虛印等不良影響,從而影響電池片的外觀及電性能,并且隨著精細化印刷的趨勢,網版副柵線的設計開口逐步縮窄,虛印斷柵的不良比例也更為突出。其中絲網參數設置不正確,網版線寬與漿料不匹配,網版堵塞,刮條磨損,漿料粘度過高或過干,硅片線痕等均會不同程度地造成斷柵、虛印,尤其在對副柵線斷柵及虛印原因的分析中發現,由于印刷臺面皮帶位置的凹槽導致刮條擠壓網版在印刷經過該位置時硅片產生的微小形變也會導致網版在該位置回彈變差,導致副柵線產生斷柵及虛印。
副柵線斷柵虛印會使得該區域的電流不被收集到,降低電池片的轉換效率,嚴重影響組件的外觀及性能。為提高電池片的良率,保證市場競爭力,降低電池片虛印及斷柵比例成為重中之重。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善電池柵線虛印的網版結構,通過將網版結構中皮帶位置凹槽對應區域及其對稱區域的設計開口加寬,增加凹槽位置所涉及區域預填的漿料,使得刮條經過該位置網版回彈變差時有足夠的漿料附著在電池片上,以降低該位置產生虛印的風險比例,旨在不明顯增加遮光面積的前提下,降低臺面凹槽位置產生虛印的風險及比例,降低電池片外觀不良,降低電流損失,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實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改善電池柵線虛印的網版結構,包括有網版本體,所述的網版本體外周設置有固定框架,所述的固定框架內部沿縱向間隔分布有若干條主柵線,固定框架內部沿橫向間隔分布有若干條副柵線,所述主柵線與所述副柵線垂直分布,相鄰兩條所述主柵線之間還設置有分流線,固定框架從邊緣向中心由相鄰的主柵線與分流線被依次劃分為第一區域、第二區域、第三區域、第四區域以及第五區域;其特征在于:各區域沿固定框架的副柵線的寬度滿足:第三區域、第四區域相等,第一區域、第二區域、以及第五區域相等,且第三區域、第四區域大于第一區域、第二區域、以及第五區域。
進一步地,第三區域、第四區域比第一區域、第二區域、以及第五區域沿固定框架的副柵線的橫向寬度大1-3 um。
進一步地,固定框架內部被位于中間的一條主柵線劃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
進一步地,主柵線沿固定框架內部縱向間隔分布有5條。
進一步地,副柵線沿固定框架內部橫向間隔分布有110條。
進一步地,分流線沿固定框架內部縱向間隔分布有4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大全太陽能有限公司,未經鎮江大全太陽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126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晶硅電池印刷臺
- 下一篇:一種車燈驅動板用激光刻錄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