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電三排圓柱滾子變槳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01007.2 | 申請日: | 201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682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群浩;吳魏明;汪文革;陳小岡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天馬鐵路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9/50 | 分類號: | F16C19/50;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譚德兵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凹槽 環形凸臺 徑向圓柱滾子 三排圓柱滾子 軸向圓柱滾子 變槳軸承 徑向滾道 軸向滾道 風電 內圈 雙排 軸承 三排圓柱滾子軸承 風力發電機組 本實用新型 承載能力 徑向載荷 空隙形成 使用壽命 相對兩側 整機設計 制造成本 軸向載荷 兩側壁 內圓周 外圓周 內壁 外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電三排圓柱滾子變槳軸承,包括內圈、外圈、一排承受徑向載荷的徑向圓柱滾子和雙排承受軸向載荷的軸向圓柱滾子,所述內圈的外圓周面上設有第一環形凹槽,所述外圈的內圓周面上設有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位于所述第一環形凹槽內,環形凸臺的兩側壁與第一環形凹槽相對兩側壁之間的空隙形成軸向滾道,雙排所述軸向圓柱滾子分別設于所述軸向滾道內,所述環形凸臺的外壁設有第二環形凹槽,該第二環形凹槽和第一環形凹槽的內壁之間形成徑向滾道,所述徑向圓柱滾子設于該徑向滾道內。該軸承不僅具備傳統三排圓柱滾子軸承承載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而且其同時縮小了軸承的徑向直徑,降低風力發電機組的整機設計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風電三排圓柱滾子變槳軸承。
背景技術
傳統的風力發電機組變槳軸承主要采用雙排四點接觸球軸承,如圖1所示,外圈1和內圈2形成的滾道與滾動體3之間為點接觸,但是近幾年風電技術不斷發展,風力發電機組已經發展到大兆瓦級,并且變槳控制系統由集中統一變槳發展到獨立控制變槳,因此,這類軸承用在風力發電機組上具有以下缺點:相對于同等尺寸的三排圓柱滾子軸承,承載低,壽命低;在較大載荷下,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接觸區域容易超出滾道有效區域,導致邊緣壓潰;滾動體之間采用鋼保持架隔離,運行過程易造成保持架變形和磨損;大兆瓦級變槳軸承外徑可達到6米,制造和運輸難度大、成本高。
而傳統的三排圓柱滾子軸承,如圖2所示,目前主要應用于挖掘機和起重機,其外圈1和內圈2之間采用雙排軸向滾道4和一排徑向滾道5的結構形式,軸向圓柱滾子6和軸向滾道4以及徑向圓柱滾子7和徑向滾道5之間的接觸為線性接觸,這類軸承具有以下優點:高承載能力和長使用壽命;徑向力和軸向力由兩排滾柱分別承受,使反力方向與軸承所承受負荷的主力方向一致,因此可以減少滾珠和滾道的接觸負荷;在承受同等載荷下,相對于雙排四點接觸球軸承,軸承外形小、重量輕、節約材料和降低材料費用。而風力發電機組對變槳軸承徑向空間要求高,傳統的三排圓柱滾子軸承由于其結構上徑向空間過大而難以達到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電三排圓柱滾子變槳軸承,該軸承不僅具備傳統三排圓柱滾子軸承承載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而且其同時縮小了軸承的徑向直徑,降低風力發電機組的整機設計制造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電三排圓柱滾子變槳軸承,包括內圈、外圈、一排承受徑向載荷的徑向圓柱滾子和雙排承受軸向載荷的軸向圓柱滾子,所述內圈的外圓周面上設有第一環形凹槽,所述外圈的內圓周面上設有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位于所述第一環形凹槽內,環形凸臺的兩側壁與第一環形凹槽相對兩側壁之間的空隙形成軸向滾道,雙排所述軸向圓柱滾子分別設于所述軸向滾道內,所述環形凸臺的外壁設有第二環形凹槽,該第二環形凹槽和第一環形凹槽的內壁之間形成徑向滾道,所述徑向圓柱滾子設于該徑向滾道內。
優選地,所述第二環形凹槽設于所述環形凸臺外壁的中部。
作為替換方案,所述外圈的內圓周面上設有第一環形凹槽,所述內圈的外圓周面上設有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位于所述第一環形凹槽內,環形凸臺的兩側壁與第一環形凹槽相對兩側壁之間的空隙形成軸向滾道,雙排所述軸向圓柱滾子分別設于所述軸向滾道內,所述環形凸臺的外壁設有第二環形凹槽,該第二環形凹槽和第一環形凹槽的內壁之間形成徑向滾道,所述徑向圓柱滾子設于該徑向滾道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軸向圓柱滾子和軸向滾道以及徑向圓柱滾子和徑向滾道之間均為線接觸的方式,從而其保留了傳統的三排圓柱滾子軸承承載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而且徑向滾道是通過在環形凸臺的外壁設置第二環形凹槽,配合第一環形凹槽的內壁而形成的,從而使該徑向滾道呈“凹”字形結構,相對于傳統的三排圓柱滾子,此結構大大減小了其徑向直徑,其內部結構更加緊湊,使該軸承滿足風力發電機組對變槳軸承徑向空間的要求,將廣泛應用于風力發電大兆瓦級機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天馬鐵路軸承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天馬鐵路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010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外圈帶減重槽的轉盤軸承
- 下一篇:一種具備潤滑油回流結構的軸承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