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00855.1 | 申請日: | 201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479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廖新耀;寧向梅;張釗;吳長發;袁月;吳貴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入風口 進風箱殼體 進風箱 內循環 外循環 汽車空調 側平面 內循環風道 內循環風門 外循環風道 外循環風門 開度 搖臂 連通 本實用新型 風箱殼體 節能環保 相鄰設置 凸輪盤 風量 隔斷 減小 內門 能效 外門 體內 | ||
1.一種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包括進風箱殼體(1)、執行器(4)以及設置在該進風箱殼體上的外循環風門(2)和內循環風門(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的執行器輸出端連接的凸輪盤(5)以及設置在該凸輪盤上且與所述的外循環風門連接的外門搖臂(6)和與所述的內循環門連接的內門搖臂(7);所述的進風箱殼體內設置有用于隔開進風箱殼體的外循環風道和內循環風道的隔斷(8);所述的外循環風門設置于外循環風道上,用于開度設置在進風箱殼體上的且與外循環風道入風側連通的第一外循環入風口(101)和第一內循環入風口(102);所述的內循環風門設置于內循環風道上,用于開度設置在進風箱殼體上的且與內循環風道入風側連通的第二外循環入風口(103)和第二內循環入風口(104);所述的第一外循環入風口和第二外循環入風口同在進風箱殼體的一個側平面上,所述的第一內循環入風口和第二內循環入風口同在進風箱殼體的另一個側平面上,且兩個側平面相鄰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的第一外循環入風口和第二外循環入風口同在的進風箱殼體的側平面相連接的新風進風殼體(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箱殼體呈兩瓣式對稱結構,其連接面為進風箱殼體在其長度方向上的斷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循環風道為兩個,呈對稱布置在所述的內循環風道的兩側,且內循環風道與兩個外循環風道之間通過兩個隔斷隔開;相應所述的第一外循環入風口也為兩個,呈對稱布置在所述的第二外循環入風口的兩側;相應所述的第一內循環入風口也為兩個,呈對稱布置在所述的第二內循環入風口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循環風門由外門軸(201)、設置在該外門軸兩側的面板(202)組成,所述的外門軸安裝在進風箱殼體的所述兩個側平面的內拐角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循環風門由內門軸(301)、設置在該內門軸上的V型槽框(302)組成,所述的內門軸穿設在所述的兩個隔斷上。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進風箱殼體的內循環風道出風側連通的內轉接風道(11),所述的內轉接風道呈方錐形斗狀,其錐口段與鼓風機葉輪的內循環進風口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進風箱殼體底部且位于內轉接風道上方的過濾器(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未經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0085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暖風芯體與殼體密封結構
- 下一篇:一種散熱效果好的客車散熱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