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微型化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集成組件的X射線光闌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584450.3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342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樂孜純;董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3 | 分類號: | G01N23/22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射透鏡 陣列組合 微型化 集成組件 濾波結構 整形 濾波 本實用新型 高靈敏度 交替布置 現場分析 光波 分辨率 透光帶 雜散光 光帶 射入 微區 準直 阻隔 分裂 應用 | ||
一種用于微型化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集成組件的X射線光闌,所述X射線光闌包括整形部分和濾波部分,所述整形部分是指利用X射線光闌結構阻隔射入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之外的雜散光并對光束進行初步準直的結構;所述濾波部分是指X射線光闌結構中透光帶和阻光帶交替布置的濾波結構,并通過濾波結構將X射線光波分裂成多個子光束。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微型化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集成組件,可同時實現高微區分辨率和高靈敏度,并可進行現場分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X射線探測和成像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微束X射線熒光分析系統的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集成組件的X射線光闌。
背景技術
X射線熒光(XRF,X-Ray Fluorescence)分析系統能在常壓下對各種形態(固態/液態/粉末等)樣品進行簡單快速、高分辨率和無損的元素定量測量分析。而微束X射線熒光分析系統(micro-XRF)因其具有更高的微區分辨率而受到廣泛關注。
微束X射線熒光分析系統(micro-XRF)通常都需要配備X射線聚焦器件。使用了X射線聚焦器件的X射線熒光分析系統,雖然微區分辨率大幅度提高(通常可以提高一個數量級以上),但計數率會下降,影響了探測靈敏度。已有技術基于X射線毛細管器件的熒光光譜儀(專利號:201010180956.6),使用X射線毛細管器件進行聚焦,微區分辨率通常只能達到幾十微米,不僅微區分辨率不夠高,且因計數率下降導致探測靈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時結構復雜、尺寸龐大,無法實現便攜。發明人之前也提出了一種便攜式微束X射線熒光光譜儀(專利號:201310356270.1,是與本發明最接近的已有技術),用X射線組合折射透鏡獲得探測微束,雖然微區分辨率大幅度提高,但計數率低,影響了探測靈敏度。
X射線組合折射透鏡是集成型微結構器件,數值口徑小,X射線光管發出的光不能全部被組合透鏡接收,不僅使得計數率降低、而且浪費了X射線光能量,還增加了噪聲。如果能發明新的器件結構,盡可能多的利用X射線光管發出的X射線光,則不僅能大幅度增加計數率、進而提高探測靈敏度,同時還能降低能耗、減小噪聲。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已有X射線熒光光譜儀微區分辨率還不夠高,特別是因計數率低而導致的探測靈敏度不夠高,且結構復雜、尺寸龐大、無法實現便攜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微型化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集成組件的X射線光闌,將其應用于小型化微束X射線熒光分析系統,可同時實現高微區分辨率和高靈敏度,并可進行現場分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微型化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集成組件的X射線光闌,所述X射線光闌包括整形部分和濾波部分,所述整形部分是指利用X射線光闌結構阻隔射入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之外的雜散光并對光束進行初步準直的結構;所述濾波部分是指X射線光闌結構中透光帶和阻光帶交替布置的濾波結構,并通過濾波結構將X射線光波分裂成多個子光束。
進一步,所述透光帶的數目為(M+1)個,與所述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中組合折射透鏡的數目相同。
再進一步,所述透光帶和阻光帶的寬度分別由下列公式計算得出:
零級透光帶T0,與X射線組合折射透鏡的數值口徑尺寸相同,正負一級透光帶、正負二級透光帶…,依此類推,透光帶寬度表示為:
θ為X射線陣列組合折射透鏡的光軸與陣列中的正負一級X射線組合折射透鏡的光軸夾角;
正負一級阻光帶、正負二級阻光帶…,依此類推,阻光帶寬度表示為:
GM=L·tan(0.5M·θ) (2)
其中L代表X射線組合折射透鏡的幾何長度,表示為L=N·l,其中l為折射單元軸向厚度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5844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