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581490.2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513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湘;汪道先;賈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D20/00 | 分類號: | F28D20/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寧文濤 |
| 地址: | 71004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絕熱 隔膜層 本實用新型 水蓄能裝置 罐體內部 蓄熱裝置 自然分層 隔膜式 冷溫水 水蓄冷 分層 罐體 滑桿 水蓄 熱量傳遞 體積變化 體內冷水 臥式罐體 左右兩側 保溫層 液位計 溫水 摻混 內層 阻隔 觀測 穿過 節約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包括臥式罐體,罐體包括外層和內層,在內、外層之間設置保溫層,罐體內部設置有絕熱隔膜層,罐體內部設置有滑桿,滑桿穿過絕熱隔膜層四角;本實用新型克服了自然分層型水蓄能方式中冷溫水摻混造成斜溫層過厚,同時絕熱隔膜層也阻隔了冷溫水熱量傳遞,提高了水蓄能裝置效率,罐體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液位計,以便觀測罐體內冷水或者溫水體積變化,解決了自然分層型水蓄能方式中斜溫層太厚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水蓄能裝置的利用率,節約成本和人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蓄能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連續高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中用電量迅速增長,特別是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普遍供電緊張。在用電負荷增加比例中,以空調用電所占比例為最大,有資料報道上海夏季用電最高負荷中,有40%以上為空調制冷所用,而空調制冷用電中,又是以高溫季節用電高峰時段所耗,更加大上海用電負荷峰谷差異。
針對電力供應問題,政府部門積極制定經濟激勵政策,引導用戶移峰填谷、合理用電,政府大力推廣蓄能技術,來緩解電力供應壓力。水蓄能技術是蓄能空調中的一大類別,水蓄能是利用水的顯熱來存儲能量。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自然分層型水蓄能,它是最簡單、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水蓄能方式,但是自然分層型水蓄能是利用不同水溫下水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溫度分層,因此在低溫水層和高溫水層之間存在溫度的過渡層即斜溫層,這部分水儲存的能量是無法使用的,實際運行中的水蓄冷項目中,水蓄冷裝置中的斜溫層厚度能達到3米甚至3米以上,這樣就會造成蓄冷裝置效率低,既浪費人力又浪費財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自然分層型水蓄能方式中,高溫水和低溫水容易摻混造成裝置中斜溫層太厚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包括臥式罐體,臥式罐體包括罐體外層,在罐體外層的內部設置有罐體內層,罐體內層的體積小于罐體外層,在罐體外層和罐體內層之間設置有保溫層,罐體內部設置有絕熱隔膜,絕熱隔膜將罐體內部均勻分成兩部分,兩部分罐體的側壁均設置有正方形的檢修口,罐體內部的角落連接有滑桿,罐體下部固接有圓柱形底座,圓柱形底座之間設置有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罐體的左右兩側均固接有罐體液位計,罐體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進水口一和進水口二,進水口在罐體液位計的上方,罐體的頂部設置有排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罐體形狀可為中空的長方體或圓柱體。
絕熱隔膜層由纖維保溫板、金屬鋁箔和防水劑層三部分構成,最內層為纖維保溫板,最外層為防水劑層,中間層為金屬鋁箔。
滑桿設置有4個,滑桿表面涂抹有潤滑劑,滑桿與罐體內部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保溫層為聚氨酯發泡層。
圓柱形底座設置有多個。
排氣孔設置有2個,左右各一個。
出水口設置有2個,左右各一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罐體內部設置有絕熱隔膜層,克服了自然分層型水蓄能方式中冷溫水摻混造成斜溫層過厚,同時絕熱隔膜層也阻隔了冷溫水熱量傳遞,提高了水蓄能裝置效率,節約了成本和人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臥式分層絕熱隔膜式水蓄冷蓄熱裝置的絕熱隔膜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5814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