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576783.1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33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華;馬贊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長盛塑料軸承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17/04 | 分類號: | B32B17/04;B32B17/10;B32B17/12;B32B27/32;B32B27/02;B32B27/36;B32B27/34;B32B27/08;B32B27/12;B32B27/04;B32B27/38;B32B9/02;B32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燕宏偉 |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織物底層 織物面層 長絲 基板 聚苯硫醚長絲 耐磨非金屬 耐磨織物層 滌綸長絲 芳綸長絲 復合板材 聚醚醚酮 棉纖維 滑板 供油 環氧樹脂 編織 聚四氟乙烯長絲 玻璃短纖維 工程塑料類 絲線 承載能力 耐磨樹脂 使用壽命 金屬類 耐磨 填充 替代 制作 | ||
一種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包括基板及設置于基板上的耐磨織物層,基板由玻璃短纖維及環氧樹脂制作而成,耐磨織物層包括織物面層及織物底層,織物底層連接織物面層與基體,織物面層由聚四氟乙烯長絲與芳綸長絲、滌綸長絲、聚苯硫醚長絲、聚醚醚酮長絲、棉纖維長絲中的一種或多種編織而成,織物底層由芳綸長絲、滌綸長絲、聚苯硫醚長絲、聚醚醚酮長絲、棉纖維長絲中的一種或多種編織而成,織物面層及織物底層的絲線縫隙中填充有耐磨樹脂。因此具有耐磨、無需供油、使用壽命長且成本低等優勢,可以用來替代目前需要供油的金屬類滑板以及承載能力較低的工程塑料類滑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非金屬板材,特別是一種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
背景技術
在注塑機或其他加工設備上,經常用到一些板材,用作滑板等部件,傳統上一般使用金屬或合金材料的板材,如銅合金或鋅鋁合金板材。但金屬或合金板材在干摩擦下磨損極快,一段時間不使用又容易腐蝕生銹,還需要采用供油系統定期進行供油潤滑,供油會污染設備臺面,一旦供油系統由于長期不清理會被磨屑堵塞而無法供油,且成本高。現有的一些非金屬板材,如工程塑料板等,其承載能力有限,不能滿足設備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耐磨、無需供油、使用壽命長且成本低的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以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包括基板及設置于基板上的耐磨織物層,所述基板由玻璃短纖維及環氧樹脂制作而成,所述耐磨織物層包括局部交叉編織的織物面層及織物底層,所述織物底層連接織物面層與基體,所述織物面層由聚四氟乙烯長絲與芳綸長絲、滌綸長絲、聚苯硫醚長絲、聚醚醚酮長絲、棉纖維長絲中的一種或多種編織而成,所述織物底層由芳綸長絲、滌綸長絲、聚苯硫醚長絲、聚醚醚酮長絲、棉纖維長絲中的一種或多種編織而成,所述織物面層及織物底層的絲線縫隙中填充有耐磨樹脂。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短纖維在環氧樹脂中無序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短纖維的長度在1-30mm不等。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短纖維的長度為3-20mm不等。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短纖維在基板中的重量比為40%-80%。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短纖維在基板中的重量比為55%-65%。
進一步地,所述耐磨樹脂由環氧樹脂、固化劑與聚四氟乙烯短纖維、碳纖維或石墨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耐磨織物層的厚度為0.2-1.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包括基板及設置于基板上的耐磨織物層,所述基板由玻璃短纖維及環氧樹脂制作而成,所述耐磨織物層包括局部交叉編織的織物面層及織物底層,所述織物底層連接織物面層與基體,所述織物面層由聚四氟乙烯長絲與芳綸長絲、滌綸長絲、聚苯硫醚長絲、聚醚醚酮長絲、棉纖維長絲中的一種或多種編織而成,所述織物底層由芳綸長絲、滌綸長絲、聚苯硫醚長絲、聚醚醚酮長絲、棉纖維長絲中的一種或多種編織而成,所述織物面層及織物底層的絲線縫隙中填充有耐磨樹脂。具有耐磨、無需供油、使用壽命長且成本低等優勢,可以用來替代目前需要供油的金屬類滑板以及承載能力較低的工程塑料類滑板。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的制作流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耐磨非金屬復合板材與銅合金板材、鋅鋁合金板材的測試數據。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長盛塑料軸承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長盛塑料軸承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5767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