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572220.5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280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姚斌;陳雷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535 | 分類號: | H01L23/5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金屬層 連接通孔 通孔 上金屬層 應力遷移 介質層 金屬層 金屬互連結構 半導體領域 本實用新型 空位聚集 空位擴散 相鄰設置 應力梯度 上端 阻礙 盲孔 下端 開口 | ||
1.一種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鄰設置的下金屬層和上金屬層,所述下金屬層和所述上金屬層之間設有介質層;
連接通孔,所述連接通孔設置于所述介質層,所述連接通孔上端與所述上金屬層相連,所述連接通孔的下端通過一呈條形的窄金屬層與所述下金屬層相連;
多個偽通孔,所述偽通孔為設置于所述介質層中的盲孔,所述偽通孔的開口與所述下金屬層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金屬層的上表面開設有一溝槽,所述溝槽位于所述下金屬層和所述窄金屬層的連接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呈條形,所述溝槽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窄金屬層的長度方向相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呈L字形,所述溝槽的一邊垂直于所述窄金屬層的長度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呈正方形,所述溝槽的一邊垂直于所述窄金屬層的長度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偽通孔均勻排列于所述窄金屬層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窄金屬層的兩側的所述偽通孔組成多個條形隊列,每一所述條形隊列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窄金屬層的長度方向平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窄金屬層的兩側分別設置兩條或三條所述條形隊列。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偽通孔橫截面呈矩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應力遷移的金屬互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偽通孔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下金屬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57222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