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熱裝置、冷凝器及蒸發器有效
申請號: | 201820538876.5 | 申請日: | 2018-04-16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869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發明(設計)人: | 羅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特靈空調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25B39/02 | 分類號: | F25B39/02;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15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裝置 換熱通道 換熱管 換熱件 換熱效果 交錯配合 集流管 組裝 冷凝器和蒸發器 冷凝器及蒸發器 負荷狀態 導通 申請 保證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換熱裝置、冷凝器和蒸發器。其中,換熱裝置包括若干輔助換熱件和至少兩個換熱通道,所述換熱通道包括集流管和與所述集流管導通的若干換熱管;所述至少兩個換熱通道的換熱管交錯配合,所述輔助換熱件組裝在相鄰所述換熱管之間。通過為換熱裝置設置若干輔助換熱件和至少兩個換熱通道,并使兩個換熱通道的換熱管的交錯配合,提升了換熱裝置的換熱效果。同時將輔助換熱件組裝在相鄰所述換熱管之間,保證了換熱裝置在部分負荷狀態下的換熱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制冷系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換熱裝置、冷凝器及蒸發器。
背景技術
在由多壓縮機組成的多系統制冷機組中,通常需要單獨開啟一個系統或壓縮機來滿足客戶制冷需求。在目前以微通道換熱器為代表作為換熱裝置的設備中,由于換熱器本身結構的特點。當設備在單系統運行時,微通道換熱器的部分面積無法被有效利用,導致機組的部分負荷能效較差。所以,如何提高微通道換熱器在多系統機組中部分負荷工況時的換熱效率是當前領域的研究熱點。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換熱裝置、冷凝器及蒸發器,以簡化換熱結構,同時獲得較好的換熱效果。
具體地,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換熱裝置,所述換熱裝置包括若干輔助換熱件和至少兩個換熱通道,所述換熱通道包括集流管和與所述集流管導通的若干換熱管;所述至少兩個換熱通道的換熱管交錯配合,所述輔助換熱件組裝在相鄰所述換熱管之間。
可選的,所述換熱管包括扁管管道,所述扁管管道的截面形狀包括矩形。
可選的,所述換熱管包括兩個直線部和連通兩個所述直線部的彎折部,所述直線部的頂端設有開口,所述集流管通過所述開口與所述換熱管導通。
可選的,所述兩個直線部平行設置或者兩個直線部之間形成第一夾角。
可選的,所述第一夾角為銳角或鈍角。
可選的,所述彎折部的外表面為平滑曲面,且與所述直線部平滑過渡。
可選的,所述輔助換熱件為金屬板件,所述金屬板件的截面包括鋸齒形。
可選的,包括第一組換熱通道和第二組換熱通道;所述第一組換熱通道包括第一集流管和若干第一換熱管,所述第二組換熱通道包括第二集流管和若干第二換熱管,所述第一換熱管和第二換熱管交錯配合,所述第一集流管靠近所述第二換熱管遠離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端,所述第二集流管靠近所述第一換熱管遠離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端。
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體和上述換熱裝置。
根據本申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種蒸發器,所述蒸發器包括蒸發器主體和上述換熱裝置。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通過為換熱裝置設置若干輔助換熱件和至少兩個換熱通道,并使兩個換熱通道的換熱管的交錯配合,提升了換熱裝置的換熱效果。同時將輔助換熱件組裝在相鄰所述換熱管之間,保證了換熱裝置在部分負荷狀態下的換熱效果。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申請的原理。
圖1為本申請一示例性實施例中一種換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一示例性實施例中一種換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一種換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分別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特靈空調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未經特靈空調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5388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夾套式降膜蒸發器
- 下一篇:一種冷凝風機門框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