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538473.0 | 申請日: | 2018-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462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盛明;廖志賢;羅曉曙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鵬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流母線 逆變器 本實用新型 微電網系統 預測裝置 濾波器 斷電保護電路 分布式發電 開關變換器 信息傳輸量 備用電源 負載連接 光伏陣列 基礎信息 計算模塊 降低系統 驅動電路 網絡帶寬 優化計算 預測模塊 組網模塊 控制器 微電網 重連 調制 存儲 智能 響應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裝置,屬于微電網技術的應用及分布式發電領域,該裝置包括n個逆變器、交流母線和負載,所述n個逆變器經交流母線與負載連接,負載與交流母線相連接。逆變器包括光伏陣列、DC/DC開關變換器、H橋逆變電路、π型濾波器、斷電保護電路、霧計算模塊、隨機重連組網模塊、災變預測模塊、控制器、SPWM調制及驅動電路和備用電源。本實用新型采用霧計算技術,將大量數據和基礎信息存儲在本地,并在本地進行優化計算,實現“智能前端化”,降低系統信息傳輸量,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和網絡帶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電網技術的應用及分布式發電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裝置。
背景技術
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新能源的應用,對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節能降耗、合理利用清潔能源、改善和保護環境有重要意義。微電網是由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負荷、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可控系統,具有孤島和并網兩種運行模式,其中電源往往由若干臺分布式逆變器并聯運行,來實現大容量供電以及冗余供電。分布式逆變器作為微電網系統關鍵的零部件之一,實際運用中其發生故障的機率極高,從而對整個微電網系統的穩定工作造成極大的威脅。
此時,微電網需要可靠的災變預測裝置來實時監測各逆變器的運行情況,從而提高系統的安全穩定性。傳統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策略往往采用集中數據處理的計算方式,存在處理器運算量過大,系統靈敏度低,預測準確性低等問題,造成故障預警效果遠未達到理想目標。綜上所述,在人們對電力系統安全性、穩定性要求越來高的今天,迫切需要一種靈敏度高、安全性強的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針對現代微電網系統中數據量和數據節點數不斷增加的應用背景,提出一種分布式計算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策略,從而實現系統對數據傳輸量的要求更小、靈敏度更高、準確性更高,安全性更強,具體提出一種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微電網系統災變預測裝置,包括n個逆變器、交流母線和負載,所述n個逆變器經交流母線與負載連接,負載與交流母線相連接;
逆變器包括光伏陣列、DC/DC開關變換器、H橋逆變電路、π型濾波器、斷電保護電路、霧計算模塊、隨機重連組網模塊、災變預測模塊、控制器、 SPWM調制及驅動電路和備用電源;所述光伏陣列的輸出端與DC/DC開關變換器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H橋逆變電路的輸入端與DC/DC開關變換器輸出端和SPWM調制及驅動電路輸出端相連接,H橋逆變電路的輸出端與π型濾波器輸入端相連接;所述π型濾波器輸出端經斷電保護電路與交流母線相連接;所述霧計算模塊與隨機重連組網模塊連接;所述霧計算模塊的輸出端經災變預測模塊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器輸出端與PWM調制及驅動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備用電源輸出端與DSP控制器輸入端相連接。所述隨機重連組網模塊與外部的無線基站無線連接。
所述H橋逆變電路包括4個功率開關管K1-K4和4個二極管T1-T4,二極管T1的輸入端與開關管K1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T1的輸出端與開關管K1的集電極連接;二極管T2的輸入端與開關管K2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T2的輸出端與開關管K2的集電極連接;二極管T3的輸入端與開關管K3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T3的輸出端與開關管K3的集電極連接;二極管T4的輸入端與開關管K4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T4的輸出端與開關管K4的集電極連接;開關管K1的發射極與開關管K3的集電極連接;開關管K2的發射極與開關管K4的集電極連接;開關管K3的發射極與開關管K4的發射極連接;開關管K1的集電極與開關管K2的集電極連接。
所述π型濾波器包括電感L1、電感L2和電容C2,所述電感L1和電感L2并聯設置,電容C2一端與電感L1連接,另一端與電感L2另一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師范大學,未經廣西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5384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