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519183.1 | 申請日: | 2018-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461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秦培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中心;四川鑄創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02 | 分類號: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救器 中心通孔 殼體 凸臺 氣密性檢驗裝置 本實用新型 彈性密封圈 整體安全 頂蓋 擴徑口 管頭 管柱 環向 擴徑 豎直 下端 密封圈 支撐管內壁 底部中心 管頭外壁 貫通殼體 殼體頂部 密封蓋合 同軸裝配 凸臺頂面 凸臺中心 出氣口 出水口 口內壁 連接管 水接觸 支撐管 上端 多圈 殼口 腔內 連通 密封 成型 環繞 測量 體內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包括殼體,殼體頂部殼口密封蓋合連接有頂蓋,頂蓋上設有進、出氣口,殼體內底部中心設有凸臺,凸臺周圍為環繞凸臺的環向腔,凸臺中心豎直設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下端貫通殼體底部,中心通孔上端設置在凸臺頂面并成型為擴徑口,支撐管管內用于放置待測自救器,支撐管內壁設有多圈密封圈,支撐管下端的管頭同軸裝配在擴徑口內,且擴徑口內壁與管頭外壁之間設有彈性密封圈,由彈性密封圈實現管頭和擴徑口之間密封,殼體一側設有進、出水口,殼體外設有豎直的管柱,管柱下端通過水平的連接管與環向腔內連通。本實用新型待測自救器無須與水接觸,具有測量精度和準確性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救器檢測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
背景技術
自救器是礦井工作人員在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時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種隨身攜帶的呼吸保護器具。自救器需要定期檢查整體氣密性是否良好,氣密不良的自救器嚴禁使用。目前對于自救器的整體氣密性檢測采用水壓觀察法,將待測自救器放入測量罐中,測量罐的一端與豎直的透明水管連接,將測量罐封閉后注滿水,然后通入有壓力的氣體,此時透明水管內的水面將上升,靜止一定時間后,通過觀察透明水管內的水面高度變化來判斷自救器的氣密性是否符合要求。這種氣密性檢測方式在測量完成后還需干燥待測自救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負擔,同時這種氣密檢測方式還存在準確性低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自救器整體氣密檢測存在的需進行干燥工作、準確性低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頂部為殼口的殼體,殼口頂部密封蓋合連接有頂蓋,頂蓋上設有通往殼體內并分別帶氣密閥的進、出氣口,殼體內底部中心設有凸臺,凸臺周圍為環繞凸臺的環向腔,凸臺中心豎直設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下端貫通殼體底部,中心通孔上端設置在凸臺頂面并成型為擴徑口,還包括支撐管,支撐管管內用于放置待測自救器,支撐管內壁設有多圈密封圈,由多圈密封圈與待測自救器側面構成密封,支撐管下端同軸連接有管頭,管頭內壁設有用于限位并支撐待測自救器底部的環臺,所述支撐管與凸臺中心通孔上端同軸連接,支撐管下端的管頭同軸裝配在擴徑口內,且擴徑口內壁與管頭外壁之間設有彈性密封圈,由彈性密封圈實現管頭和擴徑口之間密封,殼體一側設有通往環向腔內并分別帶氣密閥的進、出水口,殼體外設有豎直的管柱,管柱下端通過水平的連接管與環向腔內連通。
所述的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頂蓋和殼口之間從內至外設有多圈密封圈,由多圈密封圈構成頂蓋和殼口的密封。
所述的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頂蓋上還設有檢測殼體內氣壓的壓力表。
所述的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其特征在于:環繞凸臺的環向腔一側上部設有連接座,連接座與殼體底部之間豎直連接有導柱,導柱上滑動安裝有浮子,導柱上端的連接座上設有與浮子配合的壓力傳感器。
所述的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內設有浮子,浮子頂面設有反射鏡,管柱內上端安裝有激光發射管和激光接收管,激光發射管向浮子頂面反射鏡發射激光,激光經反射鏡反射后由激光接收管接收。
所述的一種自救器整體安全氣密性檢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管管頭內壁的環臺上設有彈性密封圈,由待測自救器壓在彈性密封圈上實現環臺和待測自救器之間密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中心;四川鑄創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中心;四川鑄創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5191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外窗淋水設備
- 下一篇:一種鋰離子電池自動正壓氣密性檢測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