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研究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逆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84059.6 | 申請日: | 2018-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162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馬學軍;陳學珍;黃磊;湯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陳建軍 |
| 地址: | 43500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筋 水冷盤管 水冷管 外殼本體 連通 本實用新型 積分反饋 重復控制 復合式 逆變器 卡接 排水管 表面設置 平行固定 散熱效率 自來水管 出水端 進水端 迂回狀 外部 外壁 平行 研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研究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逆變器,包括:外殼及水冷盤管,所述外殼包括外殼本體及散熱筋,所述散熱筋為多個,多個所述散熱筋均相互平行固定于所述外殼本體的外壁上;所述水冷盤管包括多個第一水冷管及多個第二水冷管,多個所述第一水冷管一一對應卡接于每兩個相鄰所述散熱筋之間;相鄰兩個所述第一水冷管的端部通過一所述第二水冷管連通,以連續構成一迂回狀。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外殼本體的表面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散熱筋;所述水冷盤管卡接于所述散熱筋之間,用戶把所述水冷盤管的進水端與外部自來水管連通、把所述水冷盤管的出水端與外部排水管連通后,可大大提高所述外殼本體的散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研究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逆變器。
背景技術
在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研究中逆變器是必不可少的實驗器材,逆變器的溫度過高會對試驗數據的精度造成影響,當使用電器的功率增加時,逆變器的負荷增加,而現有技術中的逆變器散熱過慢,易引起自身的過熱保護而自動切斷供電或者損傷逆變器的內部元器件,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用于研究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逆變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逆變器散熱過慢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用于研究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逆變器,包括:外殼及水冷盤管,所述外殼包括外殼本體及散熱筋,所述散熱筋為多個,多個所述散熱筋均相互平行固定于所述外殼本體的外壁上;所述水冷盤管包括多個第一水冷管及多個第二水冷管,多個所述第一水冷管一一對應卡接于每兩個相鄰所述散熱筋之間;相鄰兩個所述第一水冷管的端部通過一所述第二水冷管連通,以連續構成一迂回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該用于研究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逆變器中的所述外殼本體的表面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散熱筋,用于散發所述外殼本體內的元器件產生的熱量;所述水冷盤管卡接于所述散熱筋之間,用戶把所述水冷盤管的進水端與外部自來水管連通、把所述水冷盤管的出水端與外部排水管連通后,可大大提高所述外殼本體的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蓋體滑開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的正視示意圖。
圖5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
圖6是圖1的右視示意圖。
圖7是圖6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是圖7中C-C面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8,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研究基于狀態積分反饋的復合式重復控制策略的逆變器,包括:外殼1、水冷盤管2及散熱風機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理工學院,未經湖北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8405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管組件及使用其的散熱模組
- 下一篇:數據中心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