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62001.1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803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奎;張家柱;吳寶霞;左小強;劉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3208 湖北省宜昌***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污管 集污槽 穿孔 集污 集污排污 內循環水 養殖水體 濁度監測 養殖區 排出 魚糞 池塘 本實用新型 殘余飼料 高度一致 管理難度 活動設備 設備維護 實時監測 沉降 出口側 出水側 養殖水 養殖 沉積 底面 工作量 體內 滯留 清潔 封閉 保證 | ||
1.一種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緊接養殖區(4)后的集污區(5)底部為上大下小的梯形集污槽(11),在集污槽(11)靠近集污區(5)出口側設置濁度監測儀(13),集污區(5)出水側高度與養殖區(4)底面高度一致,集污槽(11)底部設置穿孔排污管(7),穿孔排污管(7)一端封閉、另一端接入排污管(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集污槽(11)邊坡坡度大于或等于30°、小于或等于45°,邊坡表面和底面為高光潔度覆蓋層(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槽為平底,所述穿孔排污管(7)開孔朝向側下方,開孔在左右方向上交錯布置,開孔中心線與與地面的夾角大于或等于30°、小于或等于4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槽為與邊坡相切的圓弧底,所述穿孔排污管(7)開孔朝向正下方,沿軸線方向呈直線布置,管身軸線與集污槽底部弧面同心并保持一定的間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排污管(7)開孔比取值范圍小于等于1、大于等于0.8。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8)上設置電動節流閥,將污水排入低于池塘底面的污水處理設備。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8)接入污水井(9),污水井(9)內設污水泵(10),所述污水泵(10)采用變頻控制器控制,出口連接污水處理設備。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池塘內循環水養殖的集污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8)直接連接污水泵(10),所述污水泵(10)采用變頻控制器控制,出口連接污水處理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6200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魚缸排污裝置
- 下一篇:一種淡水魚養殖水源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