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用穿刺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58874.5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110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程相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相方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 地址: | 274300 山東省菏***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方形套筒 穿刺輔助裝置 胸腔閉式引流 底板 伸長桿 固定連接套筒 本實用新型 固定連接套 端部螺紋 立桿固定 連接螺栓 圓環對稱 滑槽 套環 套筒 下端 圓環 圓軸 穿過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用穿刺輔助裝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通過立桿固定連接方形套筒,所述方形套筒端部螺紋連接螺栓,所述方形套筒內設置有伸長桿,所述伸長桿的端部固定連接套筒,把手下側的圓軸穿過所述套筒固定連接圓柱,所述圓柱的下端固定連接套環,所述套環固定在圓環上,所述圓環對稱的兩側分別設有滑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用穿刺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對患者進行胸腔穿刺引流時,對于肥胖以及胸腔壁厚的患者來說,這類病人常常使用胸腔閉式穿刺引流,在進行胸腔閉式穿刺引流時,需要較大的切口,將切口撐開后用穿刺軟管插入患者體內,目前的切口撐開方法一般是使用直鉗分開肌層,目前還沒有適用于肥胖以及胸腔壁厚的患者的便于撐開患者切口的穿刺鞘,此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用穿刺輔助裝置,方便患者的穿刺引流。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發明目的:
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用穿刺輔助裝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通過立桿固定連接方形套筒,所述方形套筒端部螺紋連接螺栓,所述方形套筒內設置有伸長桿,所述伸長桿的端部固定連接套筒,把手下側的圓軸穿過所述套筒固定連接圓柱,所述圓柱的下端固定連接套環,所述套環固定在圓環上,所述圓環對稱的兩側分別設有滑槽,兩個所述滑槽內分別設有H形滑塊,兩個H形滑塊的兩側分別設有斜孔,斜桿分別穿過對應的所述斜孔固定連接方形塊,所述方形塊螺紋連接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端部鉸接在所述套環上,兩個所述H形滑塊的內側分別固定連接對稱的半圓形穿刺鞘。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套筒上螺紋連接對稱的頂絲,所述方形塊上設置有配合所述套環的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使用時,患者平躺在病床上,然后將本裝置固定在患者身側,擰下螺栓,使伸長桿在方形套筒內移動,帶動套筒、斜桿以及穿刺鞘等移動,根據患者需要引流位置調節好穿刺鞘的位置,擰緊螺栓,使螺栓頂住伸長桿,使伸長桿固定。然后擰下頂絲,使把手在套筒內上移或下移,帶動圓柱上移或下移,帶動圓環、斜桿、H形滑塊以及穿刺鞘上移或下移,調節穿刺鞘至患者傷口位置,使穿刺鞘探入患者的切口內,擰緊頂絲,固定住把手,轉動螺紋桿,使方形塊沿螺紋桿后移,帶動斜桿沿H形滑塊后移,帶動兩個H形滑塊分別在滑槽內向相互遠離的方向滑動,帶動兩個穿刺鞘分開,撐開切口,然后進行穿刺或引流,或者反向轉動螺紋桿,使得兩個H形滑塊在滑槽內相向運動,帶動兩個穿刺鞘靠近,根據需要調節兩個穿刺鞘之間的距離,方便引流管的插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圓環和套環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斜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方形塊和斜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方形套筒,2、螺栓,3、伸長桿,4、把手,5、頂絲,6、套筒,7、圓柱,8、螺紋桿,9、方形塊,10、斜桿,11、H形滑塊,12、穿刺鞘,13、圓環,131、套環,14、底板,15、立桿,16、滑槽,17、斜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相方,未經程相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588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于固定硅膠引流球位置的自體血回輸裝置
- 下一篇:負壓引流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