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煤礦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54816.5 | 申請日: | 2018-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233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程生楷;秦培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中心;四川鑄創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19/00 | 分類號: | G01L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壓檢測裝置 通風機 通孔 固定塊 立柱 本實用新型 煤礦通風機 兩側內壁 固定架 滑輪 滑槽 頂部內壁 風壓檢測 滑動安裝 滑動連接 中空結構 轉動安裝 滑輪線 有壓力 轉動槽 傳感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礦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包括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本體,所述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本體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中空結構的立柱,立柱的頂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轉動安裝有第一滑輪,第一滑輪上繞設有滑輪線,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本體的底部開設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內滑動安裝有固定塊,第一通孔的兩側內壁上均開設有第一滑槽,固定塊的兩側分別與相對應的第一滑槽滑動連接,固定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壓力傳感器,立柱的兩側內壁上開設有轉動槽、第二通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成本低廉,易于推廣,能夠提高通風機風壓檢測的效果,滿足了工作人員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煤礦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礦山挖掘開采時,都需要使用通風機進行通風,從而稀釋并解除井巷掘進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有毒氣體和礦山煤塵,進而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而為了及時掌握井下通風機的運行情況,需要對通風管道中的風壓進行檢測,以便于對井下通風機進行管理,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現有的通常是在通風管道的上下兩側各安裝一個壓力傳感器,對通風管道中的風壓進行檢測,這種方法只能對通風管道中上下兩個點的風壓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比較局面,提供不了更加確切的信息,并且當這兩點的壓力傳感器損壞后,就無法進行檢測,不能滿足工作人員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煤礦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煤礦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包括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本體,所述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本體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中空結構的立柱,立柱的頂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轉動安裝有第一滑輪,第一滑輪上繞設有滑輪線,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本體的底部開設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內滑動安裝有固定塊,第一通孔的兩側內壁上均開設有第一滑槽,固定塊的兩側分別與相對應的第一滑槽滑動連接,固定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壓力傳感器,立柱的兩側內壁上分別開設有轉動槽和第二通孔,轉動槽和第二通孔內轉動安裝有同一個轉軸,轉軸的外側固定套設有第二滑輪,且第二滑輪通過滑輪線與第一滑輪傳動連接,轉軸遠離轉動槽的一端延伸至立柱的外側并固定安裝有把手,把手上開設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內滑動安裝有滑動桿,立柱靠近把手的一側開設有卡槽,且滑動桿靠近立柱的一端與卡槽相卡裝,第三通孔的頂部內壁上開設有第二滑槽,把手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滑塊,且第一滑塊與第二滑槽滑動連接,第一滑塊遠離立柱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限位彈簧,限位彈簧遠離第一滑塊的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二滑槽的一側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固定塊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第二滑塊,且兩個第二滑塊分別與相對應的第一滑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兩個第二滑塊相互遠離的一端均嵌裝有多個第一滾珠,且多個第一滾珠與第一滑槽滾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動槽內固定安裝有第一軸承的外圈,轉軸與第一軸承的內圈相焊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通孔內固定安裝有第二軸承的外圈,轉軸與第二軸承的內圈相焊接。
優選的,所述卡槽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卡槽以轉軸為中心均勻環型開設于立柱上。
優選的,所述第一滑塊的頂端嵌裝有多個第二滾珠,且多個第二滾珠與第二滑槽滾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過通風機風壓檢測裝置本體、立柱、固定架、第一滑輪、滑輪線、第一通孔、固定塊、第一滑槽、轉動槽、第二通孔、轉軸、第二滑輪、把手和壓力傳感器的相互配合下,能夠對壓力傳感器進行升降,達到對通風機內徑向各個位置的風壓進行檢測的目的,轉動把手,把手帶動轉軸進行轉動,轉軸帶動第二滑輪進行轉動,第二滑輪帶動滑輪線進行轉動,滑輪線帶動第一滑輪進行轉動,第一滑輪通過滑輪線帶動固定塊進行移動,固定塊帶動壓力傳感器進行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中心;四川鑄創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中心;四川鑄創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548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