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54706.9 | 申請日: | 2018-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619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林伯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林氏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77/00 | 分類號: | B23D77/00;B23B51/08;B23B51/06;B23Q1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00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刀柄 鉸刀 透氣孔 套管 本實用新型 打孔 定位柱 可檢測 鉆孔 安裝效率 氣流穿過 嵌入設置 使用壽命 打磨頭 光滑度 刻度線 內表面 前表面 上表面 外部 鉆頭 打磨 刀具 精密 便利 檢測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上表面嵌入設置有定位柱,且刀柄的前表面開設有第一透氣孔,所述刀柄的外部靠近第一透氣孔一側位置處套有第一套管,且刀柄的外部靠近第一套管一側位置處套有第二套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柱的設置極大的便利了使用者對鉸刀進行固定安裝,提高了安裝效率,氣流穿過第一透氣孔和第二透氣孔,有效的降低了加工過程中鉸刀的溫度,延長了刀具的使用壽命,鉆頭的設置方便了鉸刀在工件上進行打孔,并且通過打磨頭對工件的內表面進行精密打磨,保證了工件的內部光滑度,通過第一套管上的刻度線,使用者可以直接了解當前打孔的深度,不需要另做檢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刀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
背景技術
鉸刀是具有一個或多個刀齒,用以切除已加工孔表面薄層金屬的旋轉刀具,鉸刀具有直刃或螺旋刃的旋轉精加工刀具,用于擴孔或修孔,鉸刀因切削量少其加工精度要求通常高于鉆頭.可以手動操作或安裝在鉆床上工作。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鉸刀不僅結構復雜,而且功能單一,不便于使用者對其進行安裝固定,不能對鉸刀進行有效的散熱處理,不便于對鉸刀進行打孔,以及對工件的內表面進行打磨,不能對打孔的深度進行檢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不便于使用者對其進行安裝固定,以及不能對打孔的深度進行檢測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上表面嵌入設置有定位柱,且刀柄的前表面開設有第一透氣孔,所述刀柄的外部靠近第一透氣孔一側位置處套有第一套管,且刀柄的外部靠近第一套管一側位置處套有第二套管,所述刀柄的外部靠近第二套管一側位置處設置有打磨頭,且刀柄的外部靠近打磨頭一側位置處設置有刀頭,所述刀柄的一端設置有鉆頭,且刀柄的內部水平開設有第二透氣孔,所述第二套管的前表面設置有刻度線,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設置有復位彈簧,且第二套管的另一端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安裝有活動環。
優選的,所述刀柄的上表面開設有螺紋孔,且刀柄與定位柱通過螺紋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內壁上設置有滑軌,且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通過滑軌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活動環為一種不銹鋼材質的構件,且活動環的一側設置有耐磨層。
優選的,所述第一透氣孔與第二透氣孔相互垂直分布在刀柄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第一套管與刀柄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通過在刀柄上安裝了定位柱,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對鉸刀進行固定安裝,提高了安裝效率。
2、該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通過在鉸刀內開設了透氣孔,氣流穿過第一透氣孔和第二透氣孔,將鉸刀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避免了加工過程中鉸刀溫度過高,而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壽命。
3、該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通過在刀柄的一端安裝了鉆頭,方便了刀具在工件的表面進行打孔擴孔,并且當刀頭旋轉修完孔之后,由打磨頭對工件的內表面進行精密打磨,保證了工件的內部光滑度。
4、該可檢測鉆孔深度的鉸刀,通過活動環擠壓連接桿,使得第一套管向第一套管的內部收縮運動,通過第二套管上的刻度線讀數,使用者可以直接了解當前打孔的深度,使用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林氏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林氏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547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