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隧道施工逃生管道的連接彎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50424.1 | 申請日: | 2018-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033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駱紅兵;周五成;李二偉;向穎;王林;段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管 甲片 瓜瓣狀 鉸接點 斜切口 連接彎頭 隧道施工 逃生管道 同軸鉸接 管身 接管 本實用新型 閉合 滑動連接 可彎折管 移動方便 裝置結構 多塊 兩組 同側 拆卸 對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隧道施工逃生管道的連接彎頭,包括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所述連接管節A包括管身,所述管身的一端對稱地設有兩個斜切口,兩個斜切口一側交點設有上鉸接點,另一側交點設有下鉸接點;所述連接管節B與所述連接管節A結構相同;還包括兩組甲片組,所述甲片組包括多塊瓜瓣狀甲片;每片瓜瓣狀甲片的上尖端同時與接管節A和連接管節B的上鉸接點同軸鉸接,下尖端同時與連接管節A和連接管節B的下鉸接點同軸鉸接,且相鄰兩片瓜瓣狀甲片滑動連接,每組甲片組通過兩端的瓜瓣狀甲片連接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同側的斜切口,使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形成閉合可彎折管腔;裝置結構簡單,拆卸、安裝和移動方便,節省安裝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隧道施工逃生設施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隧道施工逃生管道的連接彎頭。
背景技術
隧道施工應進行危險源辨識和安全風險評估,制訂針對性的專項施工方案,并編制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報警、救援、逃生等設施和充足的應急救援物資,施工前應組織人員對預案進行演練。隧道開挖過程中應按規定設置逃生管道。在隧道開挖掌子面至二襯之間,設置逃生救援通道,隨著開挖掘進的距離不斷前移。
在隧道洞身開挖過程中,為保證洞內工作人員施工安全,軟弱圍巖地段應配備安置報警設施和足夠長度的、可手動拆卸的逃生鋼管,要求管壁厚不宜小于l0mm,管內徑不宜小于800mm,每節管長宜為1500~5000mm。逃生救援通道距離開挖掌子面不大于20m,并隨掌子面的掘進而跟進。目的是在初期支護以外垮塌的時候,可以通過逃生管道進行逃生,或者送水、食物。
現有的逃生管道設置在隧道開挖掌子面至二襯之間,隨著開挖掘進的距離不斷前移。而隧道施工作業為多工作交叉流水作業,工序銜接較緊湊,要求各環節配合密切調高工作效率。隧道開挖方法較多采用全斷面開挖法、臺階法、CD法、CRD法、雙側壁法、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隧道開挖工序緊接的是仰拱施工,其后為混凝土襯砌施工。開挖方法中除全斷面開法外,開挖掌子面至仰拱作業面,均有開挖作業平臺,逃生管道需從仰拱通過臺階延伸至開挖掌子面附近。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隧洞施工不斷前移逃生管道。
現有的逃生管道較多采用直管,通過開挖臺階時采用焊接的硬彎頭。臺階段逃生管道彎頭拆卸、移動、架設、固定非常不便。臺階上下為直管架設,緊急狀況系存在管道彎折變形堵塞的風險。
若能在逃生管道上設置一種彎頭裝置,在保證管道強度剛度條件下,提高管道彎頭的轉向活動性,從而提高逃生管道對于施工地形的適應性,將大幅隧道逃生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需要一種具有高強度、高活動性、適應于各種施工地形的隧道施工逃生管道的連接彎頭。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隧道施工逃生管道的連接彎頭,包括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所述連接管節A包括管身,所述管身的一端對稱地設有兩個斜切口,兩個斜切口一側交點設有上鉸接點,另一側交點設有下鉸接點;所述連接管節B與所述連接管節A結構相同;還包括兩組甲片組,所述甲片組包括多塊瓜瓣狀甲片;每片瓜瓣狀甲片的上尖端同時與接管節A和連接管節B的上鉸接點同軸鉸接,下尖端同時與連接管節A和連接管節B的下鉸接點同軸鉸接,且相鄰兩片瓜瓣狀甲片滑動連接,每組甲片組通過兩端的瓜瓣狀甲片連接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同側的斜切口,使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形成閉合可彎折管腔。
特別的,相鄰兩片瓜瓣狀甲片球面半徑不等,大瓜瓣狀甲片的內側設有沿緯線方向的滑動滑槽,外側設有與滑槽配合的滑塊。
特別的,所述瓜瓣狀甲片左右對稱布置,且球面半徑自中間向兩邊逐漸減小。
特別的,所述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的另一端還設有連接銷板。
特別的,所述連接管節A及連接管節B管身上還設有吊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504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