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烹飪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47415.7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417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孫秋鵬;王本新;曾俊兵;丁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8 | 分類號: | A47J27/08;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謝湘寧 |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源線 固線結構 線尾 烹飪器具 尾保護套 卡接 本實用新型 耐高溫橡膠 包覆成型 不良現象 相對滑動 相對位移 皮層 有效地 耦合器 包覆 防電 限位 防水 穿過 | ||
一種烹飪器具,該烹飪器具包括:基座;電源線及設置在電源線上的線尾保護套,電源線穿過線尾保護套,并連接于基座內,線尾保護套固定于基座上;固線結構,固線結構卡接在電源線上,并與電源線一并被包覆成型于線尾保護套內,以限制電源線在線尾保護套中的相對滑動;電源線包括包覆于其表面的耐高溫橡膠皮層,線尾保護套為PVC材質,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包括固線結構,固線結構設置在電源線與線尾保護套之間,固線結構卡接在電源線上,并固定在線尾保護套內,從而使電源線與線尾保護套能夠通過固線結構彼此限位,從而有效地防止了電源線與固線結構之間的相對位移,避免了電源線與耦合器分離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并且防水、防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烹飪器具的改進。
背景技術
通常烹飪器具都具有溫度較高的工作環境,普通的電源線耐熱性差,故現在的電源線的絕緣皮多采用橡膠電源線,但是用于將橡膠電源線固定在鍋體上的固線結構為PVC材料制成,但是兩者在加工過程中無法一體注塑,只能分體加工并安裝,導致電源線經常與固線結構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導致橡膠電源線與耦合器分離,電源線容易丟失,兩者插接處容易出現接觸不良而打火,且不防水、會漏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器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烹飪器具的固線結構固線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該烹飪器具包括:基座;電源線及設置在電源線上的線尾保護套,電源線穿過線尾保護套,并連接于基座內,線尾保護套固定于基座上;固線結構,固線結構卡接在電源線上,并與電源線一并被包覆成型于線尾保護套內,以限制電源線在線尾保護套中的相對滑動;電源線包括包覆于其表面的耐高溫橡膠皮層,線尾保護套為PVC材質。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包括固線結構,固線結構設置在電源線與線尾保護套之間,固線結構卡接在電源線上,并固定在線尾保護套內,從而使電源線與線尾保護套能夠通過固線結構彼此限位,從而有效地防止了電源線與固線結構之間的相對位移,避免了電源線與耦合器分離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并且防水、防電。
進一步地,固線結構包括固線環,固線環箍設在電源線的絕緣皮上。
進一步地,固線環為具有開口的單環形鐵環,并鉚接在電源線上。
進一步地,固線環為多個,多個固線環沿電源線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線尾保護套注塑成型在電源線及固線結構的外部。
進一步地,基座包括容納部,容納部包括:第一止擋板和第二止擋板,第一止擋板和第二止擋板自外至內設置在基座上,第一止擋板與第二止擋板之間形成容納槽;線尾保護套包括本體及設置在本體上的止擋凸起,電源線穿設在本體內,固線結構位于電源線和本體之間,止擋凸起安裝在容納槽中,止擋凸起與容納槽相適配,止擋凸起被第一止擋板和第二止擋板止擋在容納槽中。
進一步地,第一止擋板和第二止擋板上均設置有讓位缺口,讓位缺口用于讓位電源線。
進一步地,容納部還包括蓋板,蓋板蓋設在容納槽上。
進一步地,線尾保護套還包括限位圓臺,限位圓臺設置在本體上,限位圓臺與止擋凸起之間形成限位間隙,第一止擋板設置在限位間隙中。
進一步地,烹飪器具為電壓力鍋,電壓力鍋包括鍋體及蓋設在鍋體上的鍋蓋,鍋體為基座。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的底部的實施例的爆炸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474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