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核磁共振胸腔檢查成像線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45897.2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766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欒曉虎;沈俊;陳衛軍;張育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達研醫療技術(合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3/34 | 分類號: | G01R33/34;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圈殼體 接口盒 本實用新型 外壁 成像線圈 核磁共振 胸腔檢查 插頭 下殼體 平衡不平衡轉換器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設備 核磁共振線圈 寬度調節旋鈕 兩端中間位置 可調節結構 人體舒適度 在線圈殼體 兩端對稱 兩端設置 納米材料 同軸電纜 彎折能力 線圈設備 上殼體 舒適度 限位槽 錯開 核磁 位槽 穿戴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核磁共振胸腔檢查成像線圈,涉及核磁共振成像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線圈殼體、接口盒和插頭;接口盒的兩端對稱各設置有至少一個線圈殼體;線圈殼體與接口盒之間以及接口盒與插頭之間通過兩端設置有同軸電纜的平衡不平衡轉換器相連接;線圈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下殼體兩端中間位置的外壁形成錯開交叉;中間位置的外壁上設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有外壁寬度調節旋鈕.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一種符合人體舒適度的線圈殼體,在線圈殼體上設計寬度可調節結構,配合納米材料核磁共振線圈,解決了現有的技術中,核磁共振設備笨重,核磁線圈設備不能進行穿戴工作,彎折能力和舒適度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成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核磁共振胸腔檢查成像線圈。
背景技術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醫學影像新技術,對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子宮、卵巢、前列腺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和大血管有絕佳的診斷功能。與其他輔助檢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參數多、掃描速度快、組織分辨率高和圖像更清晰等優點,可幫助醫生“看見”不易察覺的早期病變,目前已經成為腫瘤、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的利器。
核磁共振記述中,共振線圈是一個重要的部件,常規的線圈,使用銅材,由于銅本身的特性,不易彎折,需要對應的結構支撐,對應的從軟硬度上區分線圈可以分為硬性塑料結構與軟性海綿結構兩種。硬性塑料結構一般使用的是PC或ABS的材質,這種材質的線圈硬,不能折疊。軟性海綿結構,一般采用PU海綿將銅材放入內部,這種形式雖然可以折疊,但是由于銅材的性質,彎折過多容易損壞,一般設計成120°的彎折角度。對于稍大的線圈,例如脊柱等體線圈,這兩種線圈結構笨重且不便于使用及存放。現有的核磁共振成像設備和機器比較笨重,需要占用大體積的空間進行成像工作;現有的共振線圈由于材質的特殊性比較笨重,難以進行穿戴成像工作,且彎折能力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核磁共振胸腔檢查成像線圈,通過設計一種符合人體舒適度的線圈殼體,在線圈殼體上設計寬度可調節結構,配合納米材料核磁共振線圈,解決了現有的技術中,核磁共振設備笨重,核磁線圈設備不能進行穿戴工作,彎折能力和舒適度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核磁共振胸腔檢查成像線圈,包括線圈殼體,接口盒和插頭;
所述接口盒的兩端通過平衡不平衡轉換器對稱連接有至少一個線圈殼體;所述線圈殼體與平衡不平衡轉換器以及平衡不平衡轉換器與接口盒之間通過同軸電纜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線圈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線圈殼體是由上殼體和下殼體嵌套連接所形成的凹字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上殼體一表面和兩外側面均設有若干第一固定安裝孔;所述下殼體一表面和兩外側面均設有若干與第一固定安裝孔相對應的第二固定安裝孔。
進一步地,所述下殼體的上端形成第一矩形空腔;所述下殼體的左右兩側形成第二矩形空腔;所述第一矩形空腔內設置有納米材料電導體成像線圈(103);所述第二矩形空腔內設置有第一電路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下殼體內凹面設置有與胸腔腹部相貼合的弧面形柔軟墊體。
進一步地,所述下殼體兩端中間位置的外壁形成錯開交叉;所述中間位置的外壁上設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設置有外壁寬度調節旋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路結構內包括有電容器、電感器、發射阻斷電路、前置放大單元、諧振回路;所述下殼體一側面設置有第一射頻連接器;所述第一射頻連接器通過同軸電纜連接平衡不平衡轉換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達研醫療技術(合肥)有限公司,未經達研醫療技術(合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458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