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動精準間歇供脂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44266.9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896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潘家保;錢明;王建平;鄧延博;胡威;周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04 | 分類號: | F15B1/04;F15B21/08;F15B11/08;F16N7/38;F16N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楊紅梅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脂 蓄能器 軸承座 本實用新型 溫度傳感器 動力供給 控制系統 氣動單元 控制器 設備技術領域 流量傳感器 摩擦副表面 輸出端連接 壓力傳感器 單元連接 平穩運行 潤滑效果 體積變化 主線管路 電磁閥 間歇性 容氣腔 潤滑脂 換算 摩擦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動精準間歇供脂控制系統,涉及間歇供脂設備技術領域,包括蓄能器、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主線管路的兩端分別連接至蓄能器和至少一套氣動單元,氣動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有供脂單元,供脂單元連接至需潤滑的軸承座,溫度傳感器固定在軸承座上。本實用新型依靠蓄能器對供脂單元的動力供給,能夠保證供脂過程的平穩運行;通過控制器對電磁閥的控制,能夠控制供脂單元的動力供給與切斷,通過流量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二能夠精確換算出容氣腔的體積變化,最終達到精確的間歇性供脂的效果,能夠有效適應摩擦副表面對潤滑脂的添加需求,改善軸承座摩擦副的潤滑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間歇供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精準間歇供脂氣動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軸承座摩擦副表面對潤滑脂的添加量和添加次數均有一定的要求:潤滑脂添加過少、次數過低,摩擦副表面將會出現乏脂效應,潤滑表面將會惡化,導致摩擦副表面潤滑失效;潤滑脂添加量過多、次數過多,摩擦副表面將會出現泛脂效應,造成潤滑脂浪費的同時,摩擦副表面的散熱效果較差,也將影響潤滑脂的潤滑效果。對軸承座潤滑點實現精準、間歇供脂過程的控制顯得尤為必要。然而,現有的潤滑系統在精準、間歇供脂方面并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1)選用供脂器進行軸承座潤滑點供脂過程中,供脂器的動力一般為機械傳動系統或化學反應的化學能,供脂器的工作呈現出持續性、微流量特性,機械傳動系統或化學反應過程的間歇控制相對較為復雜;
2)選用集中潤滑系統進行軸承座潤滑點供脂過程中,因潤滑脂在管路中的長距離輸運,難以推算集中潤滑系統管路出口處的壓力,供脂過程多為泛脂,實現精準供脂尤為困難。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精準間歇供脂氣動控制系統,致力于解決前述背景技術中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精準間歇供脂氣動控制系統,包括蓄能器、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蓄能器內存儲有高壓氣體,主線管路的一端連接至蓄能器,主線管路的另一端連接有至少一套氣動單元,氣動單元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氣動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有供脂單元,供脂單元連接至需潤滑的軸承座,溫度傳感器固定在軸承座上,且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氣動單元包括供氣缸、流量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二,供氣缸內設有可沿供氣缸軸向移動的活塞一,供氣缸的端部設有進氣口,活塞一與進氣口之間設有容氣腔,進氣口處連接有支線管路,支線管路上安裝有電磁閥三,流量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二均位于支線管路上電磁閥三與供氣缸之間,流量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二分別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供脂單元包括缸體,缸體的一端設有出脂口,出脂口與軸承座的進脂口相連接,缸體內設有可沿供缸體的軸向移動的活塞二,活塞二與出脂口之間設有用于存儲潤滑脂的容脂腔,活塞一與活塞二之間設有連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供脂單元的缸體與供氣缸呈復合缸結構,供氣缸位于缸體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主線管路上設有三通接頭,三通接頭的第三端連接有充氣管路,充氣管路的末端用于連接氣源,充氣管路上設有常閉的電磁閥一,主線管路上還安裝有電磁閥二,電磁閥一與電磁閥二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還包括壓力傳感器一,壓力傳感器一可以安裝在蓄能器內,也可以安裝在主線管路上,壓力傳感器一與控制器電性連接,壓力傳感器一用于監控蓄能器內的壓力變化,并將監測結果反饋至控制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溫度傳感器對稱的布置在軸承座上水平軸線以下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442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