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磨削小滾子的高精度自動磨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29890.1 | 申請日: | 201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344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洛平;李華;張曉蕙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立博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41/04 | 分類號: | B24B41/04;B24B47/20;B24B53/06;B24B5/22;B24B5/35;B24B45/00;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符繼超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中國(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磨削 小滾子 自動磨床 砂輪 在線電解修銳 本實用新型 磨削加工 在線修正 成型 維護 | ||
1.一種磨削小滾子的高精度自動磨床,高精度自動磨床包括床身(1)、大理石臺面(2)、底板(3)、石墨輪滑板驅動裝置(4)、石墨輪驅動裝置(5)、砂輪裝置(6)、修銳銅環裝置(7)、立式修銳滑板裝置(8)、立式修銳驅動裝置(9)、
電主軸裝置(10)、導輪橫向進給裝置(11)、導輪驅動裝置(12)、支撐輪裝置(13)、小滾子(14)、石墨輪修銳裝置(15)及角板(16),其中砂輪裝置(6)中使用的砂輪采用立方氮化硼砂輪,其特征是:
大理石臺面(2)固定聯接在床身(1)上并通過固定在床身(1)上的八個角板(16)調節大理石臺面(2)在床身(1)上的左右、前后位置,底板(3)固定聯接在大理石臺面(2)之上,石墨輪滑板驅動裝置(4)固定聯接在底板(3)的左端,石墨輪驅動裝置(5)聯接在石墨輪滑板驅動裝置(4)上方,砂輪裝置(6)固定聯接在底板(3)中前方并位于石墨輪滑板驅動裝置(4)右側,修銳銅環裝置(7)、立式修銳滑板裝置(8)和立式修銳驅動裝置(9)固定聯接在砂輪裝置(6)上方,電主軸裝置(10)固定聯接在底板(3)后方并位于砂輪裝置(6)的正后方,導輪橫向進給裝置(11)固定聯接在底板(3)右端并位于砂輪裝置(6)的右側,導輪驅動裝置(12)聯接在導輪橫向進給裝置(11)上方,支撐輪裝置(13)固定聯接在底板(3)上并位于砂輪裝置(6)和導輪橫向進給裝置(11)之間,小滾子(14)放置在支撐輪裝置(13)上,石墨輪修銳裝置(15)固定聯接在立式修銳驅動裝置(9)的左側面;
石墨輪滑板驅動裝置(4)含有石墨輪固定滑臺板(4.1)、第一步進電機(4.2)、電機安裝彎板(4.3)、第一滾珠絲杠(4.4)、第一導軌(4.5)、軸承座(4.6)、聯軸器(4.7)及第二導軌(4.8),帶有凹槽的石墨輪固定滑臺板(4.1)固定聯接在底板(3)的左端,電機安裝彎板(4.3)固定聯接在石墨輪固定滑臺板(4.1)的左側,第一步進電機(4.2)被聯接固定在電機安裝彎板(4.3)的左端,第一步進電機(4.2)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4.7)與第一滾珠絲杠(4.4)聯接,在第一滾珠絲杠(4.4)上套接有軸承座(4.6),軸承座(4.6)固定聯接在石墨輪固定滑臺板(4.1)上中間的凹槽內,第一步進電機(4.2)驅動第一滾珠絲杠(4.4)旋轉,第二導軌(4.8)和第一導軌(4.5)分別固定聯接在石墨輪固定滑臺板(4.1)的前后兩側;
石墨輪驅動裝置(5)含有石墨輪(5.1)、墊圈(5.2)、石墨輪軸(5.3)、螺母(5.4)、唇形密封(5.5)、石墨輪軸承套前壓蓋(5.6)、石墨輪桶夾上蓋(5.7)、滾動軸承(5.8)、石墨輪軸承套后壓蓋(5.9)、鎖緊螺母(5.10)、石墨輪桶夾(5.11)、石墨輪滑臺板(5.12)、第一滑塊(5.13)、第一絲杠螺母(5.14)、石墨絲杠螺母座(5.15)、絕緣板(5.16)、石墨輪軸承套(5.17)、電機支板(5.18)、第一伺服電機(5.19)、石墨輪電機軸帶輪(5.20)及皮帶(5.21),石墨輪(5.1)通過墊圈(5.2)和螺母(5.4)聯接固定在石墨輪軸(5.3)端部,石墨輪軸(5.3)的中部設計為皮帶輪結構,石墨輪軸(5.3)后端聯接有四個滾動軸承(5.8)并用鎖緊螺母(5.10)鎖緊,滾動軸承(5.8)聯接在石墨輪軸承套(5.17)內部,石墨輪軸承套(5.17)被石墨輪桶夾上蓋(5.7)和石墨輪桶夾(5.11)夾持固定聯接在它們的內孔中并在石墨輪軸承套(5.17)前端固定聯接石墨輪軸承套前壓蓋(5.6),在石墨輪軸承套前壓蓋(5.6)與石墨輪軸(5.3)之間聯接唇形密封(5.5),在石墨輪軸承套(5.17)后端固定聯接石墨輪軸承套后壓蓋(5.9),石墨輪桶夾(5.11)通過絕緣板(5.16)聯接固定在石墨輪滑臺板(5.12)的前端,石墨輪滑臺板(5.12)的左端固定聯接電機支板(5.18),電機支板(5.18)后方固定聯接第一伺服電機(5.19),第一伺服電機(5.19)的輸出軸通過鍵與石墨輪電機軸帶輪(5.20)聯接,石墨輪電機軸帶輪(5.20)與石墨輪軸(5.3)中部的皮帶輪結構之間安裝皮帶(5.21),石墨輪滑臺板(5.12)的右側面下方固定聯接石墨絲杠螺母座(5.15),第一絲杠螺母(5.14)固定聯接在石墨絲杠螺母座(5.15)下方的孔內,第一絲杠螺母(5.14)與石墨輪滑板驅動裝置(4)的第一滾珠絲杠(4.4)旋合,石墨輪滑臺板(5.12)的下面兩端固定聯接兩個第一滑塊(5.13),兩個第一滑塊(5.13)分別與石墨輪滑板驅動裝置(4)的第二導軌(4.8)和第一導軌(4.5)相連;
砂輪裝置(6)含有絕緣板(6.1)、砂輪支架(6.2)、砂輪(6.3)、砂輪壓蓋(6.4)、砂輪鎖緊螺母(6.5)、砂輪錐套(6.6)、砂輪主軸(6.7)、砂輪主軸連接盤(6.8)及砂輪主軸支架上蓋(6.9),砂輪(6.3)套裝在砂輪錐套(6.6)的外緣上并通過砂輪壓蓋(6.4)與砂輪錐套(6.6)聯接,砂輪錐套(6.6)的內錐面與砂輪主軸(6.7)頭部的外錐面配合聯接并用砂輪鎖緊螺母(6.5)固定,砂輪主軸(6.7)套裝在砂輪支架(6.2)與砂輪主軸支架上蓋(6.9)中間的的軸承孔中,砂輪支架(6.2)通過絕緣板(6.1)固定聯接在底板(3)上,砂輪主軸(6.7)的尾部聯接砂輪主軸連接盤(6.8);
修銳銅環裝置(7)含有修銳銅環(7.1)、修銳銅環接桿(7.2)、修銳銅環封條(7.3)及彎頭(7.4),修銳銅環接桿(7.2)固定聯接在修銳銅環(7.1)上,修銳銅環封條(7.3)固定聯接在修銳銅環(7.1)后方,彎頭(7.4)聯接在修銳銅環封條(7.3)上方;
立式修銳滑板裝置(8)含有電木板(8.1)、修銳滑板(8.2)、修銳絲杠螺母座(8.3)、第二絲杠螺母(8.4)及第二滑塊(8.5),電木板(8.1)固定聯接在修銳滑板(8.2)的前方并與修銳銅環裝置(7)中的修銳銅環接桿(7.2)聯接,修銳絲杠螺母座(8.3)固定聯接在修銳滑板(8.2)的上端后方,第二絲杠螺母(8.4)聯接在修銳絲杠螺母座(8.3)的孔內,修銳滑板(8.2)的后方左右兩側固定聯接第二滑塊(8.5);
立式修銳驅動裝置(9)含有第二滾珠絲杠(9.1)、絲杠軸承座(9.2)、聯軸器(9.3)、電機支架(9.4)、第二步進電機(9.5)、砂輪修銳底座(9.6)及第三導軌(9.7),砂輪修銳底座(9.6)固定聯接在砂輪主軸支架上蓋(6.9)上,第三導軌(9.7)固定聯接在砂輪修銳底座(9.6)的左右兩側,電機支架(9.4)固定聯接在砂輪修銳底座(9.6)的上端,第二步進電機(9.5)聯接在電機支架(9.4)的上方并通過聯軸器(9.3)與第二滾珠絲杠(9.1)聯接,第二滾珠絲杠(9.1)的上端套裝在絲杠軸承座(9.2)的軸承孔內,絲杠軸承座(9.2)固定聯接在砂輪修銳底座(9.6)上,立式修銳滑板裝置(8)中的第二絲杠螺母(8.4)與第二滾珠絲杠(9.1旋合);
電主軸裝置(10)含有電主軸連接盤(10.1)、電主軸(10.2)、電主軸支架上蓋(10.3)及電主軸支架(10.4),電主軸(10.2)聯接在電主軸支架上蓋(10.3)和電主軸支架(10.4)所形成的內孔中,電主軸支架(10.4)固定聯接在底板(3)上且位于砂輪裝置(6)的后方,電主軸(10.2)前端固定聯接電主軸連接盤(10.1),電主軸連接盤(10.1)與砂輪裝置(6)的砂輪主軸連接盤(6.8)柔性聯接;
導輪橫向進給裝置(11)含有固定滑臺板(11.1)、氣缸支架(11.2)、氣缸(11.3)及第四導軌(11.4),固定滑臺板(11.1)固定聯接底板(3)上,兩條第四導軌(11.4)分別固定聯接在固定滑臺板(11.1)上方的前后兩端凹槽內,氣缸支架(11.2)固定聯接在固定滑臺板(11.1)的右端,氣缸(11.3)固定聯接在氣缸支架(11.2)上;
導輪驅動裝置(12)含有導輪(12.1)、導輪軸(12.2)、導輪支架前板(12.3)、電機上調整板(12.4)、電機側調整板(12.5)、導輪支架后板(12.6)、第二伺服電機(12.7)、氣缸連接板(12.8)、滑板(12.9)、微動滑板(12.10)、側板調整螺釘(12.11)、驅動輪(12.12)、電機安裝板(12.13)、上板調整螺釘(12.14)及第三滑塊(12.15),第三滑塊(12.15)固定聯接在滑板(12.9)下方的前后兩側并與導輪橫向進給裝置(11)中的兩個第四導軌(11.4)相聯,微動滑板(12.10)固定聯接在滑板(12.9)上面,導輪支架前板(12.3)和導輪支架后板(12.6)分別固定聯接在微動滑板(12.10)上方的前后兩側,導輪(12.1)套裝在導輪軸(12.2)中間,導輪軸(12.2)聯接在導輪支架前板(12.3)和導輪支架后板(12.6)左上方的支撐孔內,驅動輪(12.12)位于導輪(12.1)的右方且偏上2-3mm,驅動輪(12.12)聯接在第二伺服電機(12.7)的輸出軸上,第二伺服電機(12.7)通過電機安裝板(12.13)固定聯接在導輪支架后板(12.6)上的后方,電機上調整板(12.4)固定聯接在導輪支架前板(12.3)和導輪支架后板(12.6)的上方,上板調整螺釘(12.14)旋在電機上調整板(12.4)的螺孔內而其頭部頂在電機安裝板(12.13)的上端,電機側調整板(12.5)固定聯接在導輪支架前板(12.3)和導輪支架后板(12.6)的右側,側板調整螺釘(12.11)旋在電機側調整板(12.5)的螺孔內而其頭部頂在電機安裝板(12.13)的右端,第二伺服電機(12.7)驅動驅動輪(12.12)旋轉,氣缸連接板(12.8)固定聯接在滑板(12.9)的右側并與導輪橫向進給裝置(11)中的氣缸(11.3)的伸出桿相連接;
支撐輪裝置(13)含有支撐輪底座(13.1)、調整板(13.2)、支撐輪支架(13.3)、支撐輪(13.4)及支撐輪軸(13.5),支撐輪底座(13.1)固定聯接在底板(3)上,支撐輪支架(13.3)通過調整板(13.2)固定聯接在支撐輪底座(13.1)的右上方,支撐輪(13.4)套裝在支撐輪軸(13.5)中間,支撐輪軸(13.5)兩端聯接在支撐輪支架(13.3)前后兩端的支撐孔內;
石墨輪修銳裝置(15)含有刀片(15.1)、刀片夾板(15.2)、刀片滑板(15.3)、石墨輪修銳導軌(15.4)、石墨輪修銳絲杠(15.5)、石墨輪修銳軸承座(15.6)、石墨輪修銳聯軸器(15.7、)石墨輪修銳電機支架(15.8)、石墨輪修銳電機(15.9)、石墨輪修銳座(15.10)、石墨輪修銳絲杠螺母(15.11)、石墨輪修銳螺母座(15.12)及石墨輪修銳滑塊(15.13),石墨輪修銳座(15.10)固定聯接在砂輪修銳底座(9.6)的左側,刀片(15.1)由刀片夾板(15.2)固定在刀片滑板(15.3)上,刀片滑板(15.3)右方的前后兩側固定聯接兩個石墨輪修銳滑塊(15.13),兩個石墨輪修銳滑塊(15.13)與固定聯接在石墨輪修銳座(15.10)上前后兩側的石墨輪修銳導軌(15.4)相聯,刀片滑板(15.3)的上端中間固定聯接石墨輪修銳螺母座(15.12),石墨輪修銳絲杠螺母(15.11)套裝在石墨輪修銳螺母座(15.12)的內孔中并與石墨輪修銳絲杠(15.5)相聯接,石墨輪修銳絲杠(15.5)上端套裝在石墨輪修銳軸承座(15.6)的軸承孔內,石墨輪修銳軸承座(15.6)固定聯接在石墨輪修銳座(15.10)上,石墨輪修銳絲杠(15.5)上端通過石墨輪修銳聯軸器(15.7)與石墨輪修銳電機(15.9)的輸出軸相聯,石墨輪修銳電機(15.9)固定聯接在石墨輪修銳電機支架(15.8)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立博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洛陽立博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2989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磨床內孔磨削砂輪架
- 下一篇:一種用于鋼板冶煉的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