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移動終端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09378.0 | 申請日: | 2018-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466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4 | 分類號: | H04M1/04;F16M13/04;F16M1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36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終端 夾持部 手持機 支架 本實用新型 固定件 夾持件 夾持 射頻識別信息 夾持固定 射頻識別 機身 背面 通信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支架,包括:移動終端夾持部,用于通過夾持固定移動終端在所述移動終端支架上;手持機夾持部,所述手持機夾持部包括固定件及夾持件,所述固定件連接在所述移動終端夾持部與夾持移動終端一面相對的背面,以使所述手持機夾持部與所述移動終端夾持部固定,所述夾持件用于夾持手持機本體的至少部分機身。本實用新型可以固定與射頻識別手持機通信的移動終端,提高射頻識別信息查看的體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射頻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支架。
背景技術
中國外觀設計專利201730163920.X揭示了一種射頻識別手持機,用于便攜式地實現對射頻識別電子標簽的讀寫,特別應用在智能交通中,便于執勤人員在巡邏時識別安裝在車輛前擋風玻璃上的機動車電子標識,以實現對車輛的管理。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射頻識別手持機,采用識別與顯示分立的模式,移動終端可以通過無線等方式連接射頻識別手持機實現識別信息的查看功能。但是,現場執勤人員在實施車輛識別的過程中,需要一手握持射頻識別手持機實施射頻識別操作,另一手握持移動終端查看射頻識別的信息,雙手都被占用不能實施其他行為,操作體驗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支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查看射頻識別結果的移動終端無法固定,操作體驗不佳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移動終端支架,包括:
移動終端夾持部,用于通過夾持固定移動終端在所述移動終端支架上;
手持機夾持部,所述手持機夾持部包括固定件及夾持件,所述固定件連接在所述移動終端夾持部與夾持移動終端一面相對的背面,以使所述手持機夾持部與所述移動終端夾持部固定,所述夾持件用于夾持手持機本體的至少部分機身。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移動終端夾持部包括第一抵持件及相對的第二抵持件,所述第一抵持件與所述第二抵持件之間形成夾持移動終端的收容空間,所述第一抵持件與所述第一抵持件之間的距離通過連接的伸縮件調整。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伸縮件包括滑桿及驅動所述滑桿向所述第一抵持件與第二抵持件之間收縮的彈簧,所述第一抵持件及第二抵持件各自連接有滑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伸縮件包括若干個不同位置的齒槽及齒合在所述齒槽上的卡位齒,所述卡位齒通過齒合在不同的齒槽上以調整所述第一抵持件與第二抵持件的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移動終端夾持部的下端還固定設置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下邊緣包括用于支撐移動終端的承載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受力板的背面還設置有抵靠件,所述抵靠件抵靠在手持機本體的表面上用以平衡所述移動終端支架的受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移動終端夾持部與所述手持機夾持部之間連接有支持多角度調整的旋轉件,所述旋轉件通過內部的卡合機構固定旋轉的角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持件為可沿手持機機身截面的邊緣束緊的空心框,所述空心框包括上框及下框,所述上框的第一端與所述下框的第一端通過樞軸旋轉連接,所述上框的第二端與所述下框的第二端通過卡扣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件與夾持件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在所述夾持件夾持在手持機本體上時,抵靠在手持機本體的表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移動終端支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扣為具有彈簧復位的螺釘,所述卡扣復位的狀態將所述上框的第二端與所述下框的第二端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本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本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093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