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96986.2 | 申請日: | 2018-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418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鄒志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聯創致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5/00;F21V7/28;F21V1/16;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楊志宇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框 側邊框 底邊框 上邊框 噴涂 加強支架 噴涂結構 外側表面 多層 內嵌 背光 不均勻分布 直角連接處 超窄邊框 反光材料 光線反射 漏光現象 內側表面 吸光材料 導光板 反光層 吸光層 使用率 麻點 射入 凸塊 溢出 吸收 保證 | ||
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包括底邊框、側邊框、上邊框,所述底邊框內側設置有凸塊;所述側邊框與上邊框以及底邊框的直角連接處內嵌有加強支架;所述側邊框外側表面上不均勻分布有若干麻點;所述底邊框、側邊框以及上邊框的外側表面均噴涂有吸光層;所述底邊框、側邊框以及上邊框的內側表面均噴涂有反光層。其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內嵌加強支架,可以在保證膠框強度的前提下將膠框寬度做到0.5mm以下,使背光VA區距離邊緣小于0.6mm,從而達到超窄邊框的目的;通過膠框內側噴涂的反光材料,使射入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提高光的使用率;膠框外側噴涂的吸光材料,使溢出的光線被吸收,防止出現漏光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背光源領域,具體的是指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向薄型化、窄邊框的不斷發展,同時用戶對手機輕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之對背光(BLU——Backlight Unit)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一是背光厚度要求超薄,二是對BLU四周漏光要求嚴格。
針對BLU膠框,傳統工藝通過膠框內側增加膜材槽,解決BLU側邊漏光問題,但犧牲BLU邊框寬度,邊框必須預留膜材槽寬度,無法滿足現有智能手機向薄型化、窄邊框設計發展。同時背光視窗V.A區距離邊緣的距離越來越小,四周漏光現象普遍發生,現有工藝已很難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出了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包括底邊框、側邊框、上邊框,所述底邊框內側設置有凸塊,凸塊共有11組;所述側邊框與上邊框以及底邊框的直角連接處內嵌有加強支架;所述側邊框外側表面上不均勻分布有若干麻點;所述底邊框、側邊框以及上邊框的外側表面均噴涂有吸光層;所述底邊框、側邊框以及上邊框的內側表面均噴涂有反光層。
所述吸光層采用納米吸光材料,其厚度為400-500nm;所述反光層采用納米反光材料,其厚度為500-600nm。
所述加強支架包括一個中間柱和兩個端柱,所述中間柱通過連桿和兩個端柱連接,所述端柱和端柱高度相同,且其高度與底邊框、側邊框以及上邊框厚度相同,所述連桿的厚度低于底邊框、側邊框以及上邊框的高度。
所述加強支架為鋁鎂合金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內嵌加強支架,可以在保證膠框強度的前提下將膠框寬度做到0.5mm以下,使背光VA區距離邊緣小于0.6mm,從而達到超窄邊框的目的;通過膠框內側噴涂的反光材料,使射入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提高光的使用率;膠框外側噴涂的吸光材料,使溢出的光線被吸收,防止出現漏光現象;凸塊與凸塊之間形成多個空腔,分別對應一個光源,可起到保護和固定作用;外側的麻點結構可增加膠框外表面的摩擦力,有防滑作用,同時在膠框收到擠壓時可起到應力平衡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制作工藝如下,由于加強支架具有3個支腳,可平穩放置,在膠框制作過程中,可將加強支架按位置放置于注塑模具內,注塑成型后加強支架便嵌入于膠框內,另外麻點結構也可通過預制的注塑模具實現,完成后將一定數量的膠框疊放一起,先向內側噴涂反光材料,再向外側噴涂吸光材料即可。
附圖說明
圖1是所述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主視圖;
圖2是所述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剖面圖;
圖3是所述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側視圖;
圖4是所述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A局部放大圖;
圖5是所述一種表面具有多層噴涂結構的超薄窄膠框加強支架單體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聯創致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聯創致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969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導光裝置和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擴散黑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