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投料管及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96829.1 | 申請日: | 2018-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459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雅娟;王允軍;張龍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凸出部 投料管 出料口 反應釜 第一端 本實用新型 出料通道 管道內壁 管道形成 速度增大 橫斷面 減小 內壁 積聚 殘留 延伸 流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投料管及反應釜,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管道;具有連接部和凸出部的底部,連接部與管道的第一端連接,凸出部設置在管道所圍空間內,凸出部自連接部朝向管道的第二端延伸,凸出部與管道的內壁之間具有空隙;以及,管道開設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與空隙以及管道形成出料通道。該反應釜包括該投料管。該投料管由于凸出部的存在,減小了在第一出料口附近的管道的內部空間,物料從管道經過凸出部與管道內壁之間的空隙,物料經過縮小的橫斷面后,物料的流動速度增大,因而物料不易在管道內積聚,從而降低了物料在投料管中的殘留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投料管及反應釜。
背景技術
在通過化學反應制備物質的過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反應釜。在具體的投料過程中,物料需要通過投料管進入反應釜,從而進行相應的反應。但是,目前的投料管,物料經過投料管后,在投料管的內部容易產生積聚,從而在投料管的內部留有殘留物,對制備物質的品質具有不良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內部物料積聚的投料管。
一種投料管,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管道;具有連接部和凸出部的底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管道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凸出部設置在所述管道所圍空間內,所述凸出部自所述連接部朝向所述管道的第二端延伸,所述凸出部與所述管道的內壁之間具有空隙;以及,所述管道開設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與所述空隙以及所述管道形成出料通道。
由于凸出部的存在,減小了在第一出料口附近的管道的內部空間,物料從管道經過凸出部與管道內壁之間的空隙,物料經過縮小的橫斷面后,物料的流動速度增大,因而物料不易在管道內積聚,從而降低了物料在投料管中的殘留的可能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與所述連接部的連接部分的邊緣與所述管道的內壁接觸。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為圓錐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圓錐體的母線與所述圓錐體的高之間的夾角范圍為30度至70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口開設在所述空隙在所述管道上的正投影的范圍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道上還開設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的朝向與所述第一出料口的朝向相同。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料口處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方并且共直線。
一種反應釜,其包括:釜體;攪拌槳,設置在所述釜體內;投料管,設置在所述釜體內;所述投料管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管道;具有連接部和凸出部的底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管道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凸出部設置在所述管道所圍空間內,所述凸出部自所述連接部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所述凸出部與所述管道的內壁之間具有空隙;以及,所述管道開設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與所述空隙以及所述管道形成出料通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投料管沿著所述釜體的內壁設置,所述投料管的第一出料口朝向所述攪拌槳。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口的高度與所述攪拌槳的高度相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中一個實施方式的投料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中一個實施方式的投料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中一個實施方式的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僅示意性地顯示了本申請的實施方案。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968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添加補料的反應釜
- 下一篇:一種用于氫氧化鉀生產用的催化劑添加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