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用嬰幼兒喂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92374.6 | 申請日: | 2018-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332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嚴松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安國際醫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7/00 | 分類號: | A61J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031***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藥液管 嬰幼兒喂藥器 排氣孔 活動設置 液管活塞 喂藥 器械 醫療器械領域 本實用新型 固定連通 活動套接 細菌感染 藥液混合 轉動手柄 有壓力 滅菌 嬰幼兒 拔塊 硅膠 氣塞 腔內 嘴帽 工作量 消毒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用嬰幼兒喂藥器,涉及醫療器械領域。該醫用嬰幼兒喂藥器,包括藥液管,所述藥液管的左側中部固定連通有藥液管嘴,所述藥液管嘴遠離藥液管的一端活動套接有硅膠嘴帽,所述藥液管腔內的右側活動設置有液管活塞,所述液管活塞上開設有壓力排氣孔,所述壓力排氣孔遠離藥液管嘴的一端內部活動設置有氣塞,所述氣塞位于壓力排氣孔外的一端固定設置有拔塊。該醫用嬰幼兒喂藥器,轉動手柄,從而可以方便并充分的使藥液管內的藥液混合均勻,從而方便的通過藥液管嘴對嬰幼兒進行喂藥,減少喂藥過程中使用到的器械的數量,從而降低的細菌感染的風險,也減少了需要消毒滅菌的器械量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醫用嬰幼兒喂藥器。
背景技術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
醫療器械的效用主要通過物理等方式獲得,不是通過藥理學、免疫學或者代謝的方式獲得,或者雖然有這些方式參與但是只起輔助作用。醫院常用醫療器械包括:外傷處置車、手術床、手術燈、監護儀、喂藥器、護理床、麻醉機等。
一般醫院給幼兒喂藥一般需要先在器皿中加入熱水,然后加入藥品后用攪拌棒攪拌均勻,再抽灌入喂藥器給幼兒進行喂藥,這個過程中要控制水量,要用到盛放的器皿、攪拌棒,過程繁瑣且接觸的器械較多,不僅增加了細菌感染的風險,使用后的器械因全部要按要求消毒滅菌,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實施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用嬰幼兒喂藥器,解決了醫院在給嬰幼兒喂藥的過程中要控制水量,要用到盛放的器皿、攪拌棒,過程繁瑣且接觸的器械較多,不僅增加了細菌感染的風險,使用后的器械因全部要按要求消毒滅菌,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醫用嬰幼兒喂藥器,包括藥液管,所述藥液管,的左側中部固定連通有藥液管嘴,所述藥液管嘴遠離藥液管的一端活動套接有硅膠嘴帽,所述藥液管腔內的右側活動設置有液管活塞,所述液管活塞上開設有壓力排氣孔,所述壓力排氣孔遠離藥液管嘴的一端內部活動設置有氣塞,所述氣塞位于壓力排氣孔外的一端固定設置有拔塊,所述液管活塞內固定設置有攪拌軸承,所述攪拌軸承的內圈固定套接有攪拌推桿,所述攪拌推桿的兩端分別貫穿并延伸出液管活塞的兩側,所述攪拌推桿位于藥液管內的一端活動套接有硅膠攪拌頭,所述硅膠攪拌頭的外表面對稱位置固定設置有兩個硅膠攪拌翅,所述攪拌推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L型手柄,所述攪拌推桿的外部并位遠離L型手柄的一側固定設置有喂藥推塊。
優選的,所述藥液管嘴的側面開設有藥液出口,所述藥液出口有兩個并對稱設置于藥液管嘴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藥液管的外表面固定設置有計量刻度表,所述計量刻度表有兩個并分別位于藥液管外表面的對稱兩側。
優選的,所述L型手柄遠離藥液管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手柄圈,所述L型手柄遠離藥液管的一端固定設置有擋塊。
優選的,所述擋塊遠離L型手柄的一邊固定連接有掛環。
優選的,所述藥液管右側的上下兩端固定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助推手指擋塊,兩個助推手指擋塊均位于藥液管的外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用嬰幼兒喂藥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安國際醫院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安國際醫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923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