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接地電流可觀測的高壓電纜用交叉互聯接地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82066.5 | 申請日: | 2018-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464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柏倉;高超;王東海;王浩;童斌;王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京供電分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G01R19/00;G01R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秀娟 |
| 地址: | 21001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線柱 銅排 絕緣支撐板 安裝板 并聯 鍍鋅 環氧 交叉互聯接地箱 高壓電纜 接地電流 保護器 電連接 可觀測 箱蓋 觸電危險性 感應電流 技術缺陷 開蓋檢測 箱體底面 電流表 接地線 可透過 開箱 觀測 檢測 進口 | ||
本新型公布了一種新型接地電流可觀測的高壓電纜用交叉互聯接地箱,包括箱體及箱蓋,箱體上設有引線及接地線進口,箱體內設有絕緣支撐板、并聯鍍鋅銅排、環氧安裝板、接線柱、保護器及電流表。絕緣支撐板設于箱體底面,絕緣支撐板上一側安裝有并聯鍍鋅銅排,另一側安裝有環氧安裝板。并聯鍍鋅銅排上安裝有A、B、C保護器;環氧安裝板上一側安裝有第一、第二、第三接線柱,另一側安裝有第四、第五、第六接線柱,第一、第二、第三接線柱與保護器電連接。三只電流分別通過銅排與第二、第四接線柱,第三、第五接線柱,第一、第六接線柱電連接。本新型可透過箱蓋直接觀測感應電流,無需開箱,克服了現有技術中開蓋檢測造成操作時間長及檢測時發生觸電危險性的技術缺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保護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接地電流可觀測的高壓電纜用交叉互聯接地箱。
背景技術
高壓單芯電纜的結構一般有七層,如圖1,由內向外依次為銅導體01、導體屏蔽層02、交聯聚乙烯絕緣層03、絕緣屏蔽層04、縱向阻水緩沖層05、金屬護套層06及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外護套層07。
66kV以上電壓等級的高壓單芯電纜的導體與金屬護套的關系,可以看做是一個變壓器的初級繞組與次級繞組,當電纜導體通過電流時,其周圍產生的一部分磁力線將與金屬護套交鏈,使護套層產生感應電壓,感應電壓的大小與電纜的長度及通過導體的電流值成正比。當電纜很長時,護套上的感應電壓疊加起來可達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當線路不對稱或發生短路故障時,護套上的感應電壓更會達到很大的數值;當線路遭受操作過電壓或雷擊過電壓時,護套上也會形成很高的感應電壓,過高的感應電壓將使護層絕緣擊穿。另外,如果護套兩點接地,護套中將產生環行電流,產生很大的環流損耗,使電纜發熱,影響電纜的載流量,這是很不經濟的。
為避免在金屬護套中產生環形電流,同時限制感應電壓,就需要對電纜金屬護套采取必要的接地措施。當電纜線路很長時(大約在1000m以上),常用的接地方式是金屬護套“交叉互聯”接地。這種方法是將電纜護套分成若干大段,每一大段原則上分成長度相等的三小段,每小段之間裝設絕緣接頭,絕緣接頭處的金屬護套A、B、C三相之間用同軸電纜引線經“交叉互聯接地箱”進行換位連接,即將A相的尾與B相的頭接,B相的尾與C相的頭接,C相的尾與A相的頭接,使屏蔽層的產生的感應電流相互抵消。
為了監控電纜金屬護套中產生的感應電流的大小,需要定期(一般的檢測周期為三個月)對接地箱中的同軸電纜引線進行感應電流的檢測。由于接地箱的進線孔,進入的是同軸電纜,無法用鉗形電流表在外部檢測接地電流,需要開箱后,在箱內檢測。開箱檢測存在操作時間長及檢測時發生觸電危險性的技術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開箱檢測高壓電纜金屬護套感應電流,存在操作時間較長及檢測時發生觸電危險性的技術缺陷,本申請提供一種新型接地電流可觀測的高壓電纜用交叉互聯接地箱,可透過接地箱箱蓋直接觀測感應電流的大小,無需開箱檢測。
本申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接地電流可觀測的高壓電纜用交叉互聯接地箱,包括箱體及箱蓋,所述箱體上設有第一、第二、第三引線進口及接地線進口,箱體內還設有絕緣支撐板、并聯鍍鋅銅排、環氧安裝板、接線柱、保護器及電流表;
所述絕緣支撐板有兩塊,分別豎直設于箱體底面的左右兩側;絕緣支撐板的上端面,其遠離引線進口的一側安裝有并聯鍍鋅銅排,另一側安裝有環氧安裝板;并聯鍍鋅銅排及環氧安裝板通過絕緣支撐板與箱體絕緣隔離;并聯鍍鋅銅排的上端面通過導電連接件并列間隔電連接有A、B、C三只保護器;環氧安裝板的上端面,其靠近并聯鍍鋅銅排的一側并列間隔安裝有第一、第二、第三接線柱,另一側并列間隔安裝有第四、第五、第六接線柱;第一引線進口、第四接線柱及第一接線柱的中心為一直線;第二引線進口、第五接線柱及第二接線柱的中心為一直線;第三引線進口、第六接線柱及第三接線柱的中心為一直線;第一、第二、第三接線柱分別通過導電連接件與A、B、C三只保護器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京供電分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京供電分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820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EUROMAP67接口測試儀
- 下一篇:一種基于超聲波的局部放電在線監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