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反滲透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820378127.0 | 申請日: | 2018-03-20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713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發明(設計)人: | 何燦;熊日華;海玉琰;孫劍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C02F1/44 | 分類號: | C02F1/44;B01D6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淼;嚴政 |
地址: | 10001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反滲透單元 反滲透系統 反滲透 連通 進口 綜合處理成本 本實用新型 反滲透裝置 零液體排放 水資源回收 操作壓力 產水出口 減少系統 濃水出口 運行成本 截留率 濃鹽水 排放量 原水 濃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滲透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反滲透系統。該系統包括:第一反滲透單元和第二反滲透單元,第一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與原水管線連通,第一反滲透單元的產水出口與第二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連通,第二反滲透單元的濃水出口與第一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連通;第一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小于第二反滲透單元。該反滲透系統能夠在無需顯著提高操作壓力和運行成本的情況下突破反滲透系統的濃縮極限,大幅度減少系統最終濃鹽水的排放量,既提高水資源回收利用效率,也大幅度降低實現零液體排放的綜合處理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滲透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反滲透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升,水資源不足以及環境容量有限等矛盾日益凸顯。在石油化工、煤化工、電力、鋼鐵以及海水淡化等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鹽廢水。為了降低外排水量,提高水的使用效率,目前含鹽廢水一般使用以反滲透為主的膜法處理后循環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的使用效率。
但由于滲透壓的存在和實際操作壓力的限制,現有的常規反滲透膜組件和由該常規反滲透膜組件形成的反滲透系統通常只能將鹽水濃縮到50,000至70,000mg/L,嚴重限制了反滲透系統的水回收率的進一步提高,并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濃鹽水。這對后續處理,特別是在要求零液體排放情況下的后續蒸發、結晶等工藝處理在投資和能耗上形成了巨大的壓力。超高壓反滲透膜組件和由該常規反滲透膜組件形成的反滲透系統雖然可以突破此濃縮極限,但其造價和運行成本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反滲透系統,該系統在現有反滲透膜組件和反滲透系統的設計上進行改進,在無需顯著提高操作壓力和運行成本的情況下突破反滲透系統的濃縮極限,大幅度減少系統最終濃鹽水的排放量,既提高水資源回收利用效率,也大幅度降低實現零液體排放的綜合處理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反滲透系統,該系統包括:第一反滲透單元和第二反滲透單元,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包括反滲透進口A1、濃水出口B1和產水出口C1,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包括反滲透進口A2、濃水出口B2和產水出口C2;其中,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A1與原水管線連通,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產水出口C1與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A2連通,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的濃水出口B2與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A1連通,以使得從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出來的產水進入到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中進行處理,而從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出來的濃水循環回用至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中進行處理;
其中,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小于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
優選地,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為90%以下,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大于90%。
更優選地,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為20-90%,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為95%以上。
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截留率為40-70%,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的截留率為99%以上。
優選地,該系統還包括第三反滲透單元,所述第三反滲透單元包括反滲透進口A3、濃水出口B3和產水出口C3;
其中,所述第三反滲透單元設置在原水管線至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間,所述第三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A3與原水管線連通,所述第三反滲透單元的產水出口C3與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A1連通,以使得從所述第三反滲透單元出來的產水進入到第一反滲透單元中進行處理;
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的濃水出口B1與第三反滲透單元的反滲透進口A3連通,以使得從所述第一反滲透單元出來的濃水循環回用至第三反滲透單元中進行處理;
其中,所述第三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小于所述第二反滲透單元的表觀截留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未經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781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掛壁式RO凈水機
- 下一篇:一種緩蝕凈化水處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