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磁爐繞線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78039.0 | 申請日: | 2018-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84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曾東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兢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6/36 | 分類號: | H05B6/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4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圈支架 限位凸起 繞線槽 線盤架 本實用新型 出線槽 電磁爐 繞線盤 卡槽 內圈 繞線 支架 圓周方向設置 輻射狀分布 繞線效率 雙重保護 水平設置 同軸固接 在線盤架 繞線卡 上表面 增厚層 彈出 固接 凸起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磁爐繞線盤,包括水平設置的線盤架,線盤架上表面同軸固接有內圈支架以及外圈支架,內圈支架以及外圈支架之間設有若干繞線槽,繞線槽固接在線盤架上,繞線槽呈輻射狀分布,外圈支架設有出線槽,出線槽處設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設置在外圈支架上,限位凸起沿外圈支架圓周方向設置,限位凸起和線盤架之間形成一個卡槽,繞線卡在卡槽內并通過限位凸起進行固定以防止繞線脫落。本實用新型中,增添了限位凸起以及增厚層,雙重保護繞線彈出,因此有效的提高了繞線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繞線盤,尤其涉及一種電磁爐繞線盤。
背景技術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于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
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于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磁爐,其內部的繞線盤在自動化或半自動繞線中,繞線卷線結束后,繞線從出線槽伸出部分不易固定,從而導致從繞線槽或出線槽中彈出,嚴重影響了繞線速度并增加了產品報廢率以及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磁爐繞線盤,以解決繞線盤在自動化或半自動繞線過程中,繞線易從繞線槽或出線槽中彈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磁爐繞線盤,包括水平設置的線盤架,線盤架上表面同軸固接有內圈支架以及外圈支架,內圈支架以及外圈支架之間設有若干繞線槽,繞線槽固接在線盤架上,繞線槽呈輻射狀分布,外圈支架設有出線槽,出線槽處設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設置在外圈支架上,限位凸起沿外圈支架圓周方向設置,限位凸起和線盤架之間形成一個卡槽,繞線卡在卡槽內并通過限位凸起進行固定以防止繞線脫落。
優選地,外圈支架的內表面設有增厚層,增厚層設置在外圈支架靠近限位凸起的一側。
優選地,增厚層與所述外圈支架為一體化結構。
優選地,增厚層與外圈支架通過螺栓連接。
優選地,增厚層的厚度為0.1-1.5mm。
優選地,出線槽處設有繞線導向塊,繞線導向塊設置在外圈支架上,繞線導向塊沿外圈支架圓周方向設置,繞線導向塊設置在外圈支架遠離限位凸起的一側。
本實用新型中,自動化機器在卷線后,程序反轉0-180度,把繞線卡在卡槽內,因此將繞線拉緊,且在限位凸起的作用下,繞線無法上彈,從而保證繞線得以固定。
本實用新型設有增厚層,因此可以減少外圈支架和與其相鄰的繞線槽擋片的距離,從而對繞線進行一定的擠壓,進而實現固定繞線的功能。
增厚層與外圈支架通過螺栓連接可以使安裝更為方便,且增厚層可單獨進行生產,并不影響原本外圈支架的結構,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以及適用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中,可根據繞線粗細選擇不同厚度的增厚層,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適用范圍。
導向塊的設置使繞線進入卡槽更穩平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繞線損壞等特殊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磁爐繞線盤,增添了限位凸起以及增厚層,雙重保護繞線彈出,因此有效的提高了繞線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A部位的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兢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銅陵兢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780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