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識別極性的工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72761.3 | 申請日: | 2018-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788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秦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03 | 分類號: | H02K15/03 |
| 代理公司: | 貴陽睿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0000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鋼 粘接 放置槽 磁極 托盤 自動識別極性 本實用新型 非金屬板 工裝結構 一一對應設置 背面設置 產品報廢 磁鋼極性 均勻排列 可靠保證 自動識別 返修 報廢率 蓋合 背面 檢查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識別極性的工裝結構,用于識別待粘接磁鋼的磁極,包括托盤和非金屬板,所述托盤上設置有若干個均勻排列且用于放置待粘接磁鋼的第一放置槽,在托盤的背面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與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一對應設置,每一所述第二放置槽內放置有用于識別待粘接磁鋼的磁極的工藝磁鋼,所述非金屬板蓋合托盤背面。本實用新型可對待粘接磁鋼的磁極進行自動識別,從而簡化磁鋼粘接前的區分檢查流程,可靠保證磁鋼粘接前的正確性及降低磁鋼報廢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續因磁鋼極性錯誤而導致的產品報廢,返修等;具有使用效果好,可準確識別磁極,簡單易行,成本低廉,且可反復使用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識別極性的工裝結構。
背景技術
電機轉子組件需要粘接磁鋼,其結構設計是電機行業中最常見且運用相當廣泛的電機結構設計。在無刷電機轉子常規生產過程中,需將每塊磁鋼極性進行區分后,再對磁鋼粘接面進行涂膠處理,區分極性目的是便于后續按對應極性要求粘接。
操作者在加工時、是通過使用已知磁性的磁鋼,手持靠近需粘接的磁鋼,按照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則,對需粘接磁鋼的N、S極進行區分,并按一定間隔平鋪在操作臺上,依次進行膠液涂覆。
此常規操作方式,時常會出現因磁鋼極性區分或位置放置的錯誤(極性放反),導致后續粘接錯誤,轉子整體報廢;在平鋪放置磁鋼時,也常出現因磁鋼種類多樣,磁性能大小不一,操作者放置磁鋼時,其間隔不易控制,導致磁鋼因相吸而造成磁鋼碰裂,碰碎等現象,因此磁鋼報廢率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識別極性的工裝結構,該自動識別極性的工裝結構通過工藝磁鋼識別待粘接磁鋼的磁極,保證磁鋼粘接前的正確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自動識別極性的工裝結構,用于識別待粘接磁鋼的磁極,包括托盤和非金屬板,所述托盤上設置有若干個均勻排列且用于放置待粘接磁鋼的第一放置槽,在托盤的背面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與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一對應設置,每一所述第二放置槽內放置有用于識別待粘接磁鋼的磁極的工藝磁鋼,所述非金屬板蓋合托盤背面。
進一步的,所述工藝磁鋼與待粘接磁鋼的磁性能之比為1:3。
進一步的,所述工藝磁鋼與待粘接磁鋼磁極之間按照磁性相吸的方式放置。
進一步的,所述托盤背面設置有極性標識。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置槽多排多列結構分布在托盤上。
進一步的,所述托盤表面涂有絕緣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工藝磁鋼,通過同性相吸的原理,可對待粘接磁鋼的磁極進行自動識別,從而簡化磁鋼粘接前的區分檢查流程,可靠保證磁鋼粘接前的正確性、及降低磁鋼報廢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續因磁鋼極性錯誤而導致的產品報廢,返修等;具有使用效果好,可準確識別磁極,簡單易行,成本低廉,且可反復使用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切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727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機轉子吊裝工具
- 下一篇:一種繞線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