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吸音無紡布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66324.0 | 申請日: | 2018-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644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青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新福華無紡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32 | 分類號: | B32B27/32;B32B27/02;B32B27/06;B32B7/12;B32B3/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紡布 吸音 聚酯纖維吸音棉 第一層 吸音層 玻璃纖維吸音棉 本實用新型 無紡布基層 吸音效果 聚丙烯 間隔設置 吸音空腔 吸音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音無紡布,包括無紡布基層,無紡布基層包括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設置有吸音層,吸音層包括玻璃纖維吸音棉和聚酯纖維吸音棉;玻璃纖維吸音棉與聚酯纖維吸音棉間隔設置。本實用新型中吸音層、聚丙烯吸音棉的設計有助于提高吸音無紡布的吸音效果;聚酯纖維吸音棉的厚度小于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形成吸音空腔,進一步提高吸音無紡布的吸音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紡布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吸音無紡布。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汽車越來越成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使用非常地頻繁和普遍,而目前汽車內部的吸音產品的材料主要以廢紡氈為主,是用廢舊回收的以棉為主的原料機械加工而成。其缺點是重量大、氣味大、揮發性有機物成分較高,其揮發的氣味嚴重影響車內環境。
無紡布又稱不織布,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因具有布的外觀和某些性能而稱其為布。無紡布沒有經緯線,剪裁和縫紉都非常方便,而且質輕容易定型。因為它是一種不需要紡紗織布而形成的織物,只是將紡織短纖維或者長絲進行定向或隨機排列,形成纖網結構,然后采用機械、熱粘或化學等方法加固而成。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紗線交織、編結在一起的,而是將纖維直接通過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但是目前常見的無紡布的隔音、消音效果較差,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音無紡布,具有優良的吸音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吸音無紡布,包括無紡布基層,所述無紡布基層包括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所述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設置有吸音層,所述吸音層包括玻璃纖維吸音棉和聚酯纖維吸音棉;所述玻璃纖維吸音棉與聚酯纖維吸音棉間隔設置。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玻璃纖維吸音棉和聚酯纖維吸音棉均屬于吸音材料,設于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有助于增強吸音無紡布吸音的效果。聚酯纖維吸音棉的成本低于玻璃纖維吸音棉的成本,且自身的質輕、具有蓬松的質感,但是聚酯纖維吸音棉自身的阻燃性差,與玻璃纖維吸音棉間隔的設計在吸音的同時,有助于增強整體的阻燃效果。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玻璃纖維吸音棉的一端與第一層體連接且另一端與第二層體連接,所述聚酯纖維吸音棉的一端與第一層體連接,所述聚酯纖維吸音棉的厚度小于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的距離。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聚酯纖維吸音棉的厚度小于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的距離,使相鄰的玻璃纖維吸音棉、第一層體、第二層體圍成吸音的空腔,進而提高提高吸音無紡布的吸音效果。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玻璃纖維吸音棉的寬度小于聚酯纖維吸音棉的寬度。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有助于減少玻璃纖維的用量,從而減少制作的成本,且有助于增大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的空腔所占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整體體積的比例,從而提高吸音無紡布的吸音效果。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玻璃纖維吸音棉與聚酯纖維吸音棉之間設有間隙。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間隙的設計,一方面增大了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的空腔的體積,利于提高吸音無紡布的吸音效果;另一方面使玻璃纖維吸音棉與聚酯纖維吸音棉分隔,有助于提高吸音無紡布整體的延展性。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玻璃纖維吸音棉與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均通過熱熔膠粘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熱熔膠粘接的方式有助于減少對各層材料的擠壓,有助于保持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空腔的穩定性,進而利于提高吸音無紡布的吸音效果。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第一層體、第二層體和玻璃纖維吸音棉上均設置有紋路。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紋路的設計有助于加強玻璃纖維吸音棉第一層體和第二層體之間的粘接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新福華無紡布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新福華無紡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663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