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配電室用防護隔熱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66271.2 | 申請日: | 2018-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120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軍 |
| 主分類號: | H02B1/56 | 分類號: | H02B1/56;H02B1/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75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熱箱 外框 開關門 固定支架 透視窗 上方位置 配電室 散熱口 防護 本實用新型 導熱效果 活動連接 兩側位置 內部器件 熱量積蓄 散熱效果 上導板 下導板 導板 內嵌 焊接 傳遞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配電室用防護隔熱箱,包括固定支架、隔熱箱外框、開關門、透視窗和散熱口,隔熱箱外框位于固定支架的上方位置,且隔熱箱外框與固定支架緊密焊接,開關門位于隔熱箱外框的前端中間位置,且開關門與隔熱箱外框活動連接,透視窗位于開關門的前端上方位置,且透視窗內嵌設置于開關門的內部,散熱口位于隔熱箱外框的上方兩側位置。為了有效的引導內部器件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通過下導板、中導板和上導板將內部熱量往兩側引導,因為熱量是從下往上傳遞,達到導熱效果,防止熱量積蓄在隔熱箱的內部,起到散熱效果,適用于隔熱箱領域的生產與使用,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配電室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護隔熱箱。
背景技術
配電室是指帶有低壓負荷的室內配電場所,主要為低壓用戶配送電能,設有中壓進線(可有少量出線)、配電變壓器和低壓配電裝置,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設備的設施,分為高壓配電室和低壓配電室,高壓配電室一般指6kV-10kV 高壓開關室;低壓配電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變出線的400V配電室,詞條介紹了配電室的組成、設計規范、安全制度等。
現有的一種防護隔熱箱,在內部器件長時間工作時無法良好的導出內部熱量,使配電室的內部積蓄過多熱量,容易導致火災事件或者器件短路斷路,且在長時間的散熱工作中容易造成散熱器使用壽命低,能耗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解決無法良好的導出內部熱量,散熱器使用壽命低,能耗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配電室用防護隔熱箱,該裝置中通過設置散熱口部件,因為熱量是從下往上傳遞,達到導熱效果,防止熱量積蓄在隔熱箱的內部,起到散熱效果,具有廣泛的實用性,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防護隔熱箱無法良好的導出內部熱量,散熱器使用壽命低,能耗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配電室用防護隔熱箱,包括固定支架、隔熱箱外框、開關門、透視窗和散熱口,所述隔熱箱外框位于固定支架的上方位置,且隔熱箱外框與固定支架緊密焊接,所述開關門位于隔熱箱外框的前端中間位置,且開關門與隔熱箱外框活動連接,所述透視窗位于開關門的前端上方位置,且透視窗內嵌設置于開關門的內部,所述散熱口位于隔熱箱外框的上方兩側位置,且散熱口貫穿設置于隔熱箱外框的內部;
所述隔熱箱外框的內部內壁覆蓋有隔熱層,且隔熱箱外框的內部底端兩側固定有制冷風機,所述制冷風機的內側中間電性連接有驅動電機;
所述隔熱箱外框的內部中間內嵌有三個儲電表柜,且儲電表柜的頂部中間固定有兩個中導板,所述儲電表柜的下方兩側邊角位置固定有下導板,所述儲電表柜的上方兩側固定有上導板;
所述隔熱箱外框的后側邊角固定有固定樞紐,且隔熱箱外框的后側中間下方位置嵌入有十二個膠質連接槽;
所述隔熱箱外框的后側中間上方位置內嵌有開合板,且開合板的前端左下方位置活動連接有嵌合板;
所述嵌合板的內側固定有兩排齒鏈條,且齒鏈條的內部中間活動連接有活動樞紐,所述嵌合板的左側嵌合有嵌合槽。
優選的,所述散熱口相對于隔熱箱外框呈“對稱”結構分布,且散熱口貫穿于隔熱箱外框的內部,所述下導板呈“弧”狀,所述兩個中導板連接于三個儲電表柜的中間,所述上導板呈“弧”狀連接于散熱口與儲電表柜之間。
優選的,所述制冷風機相對于驅動電機呈“對稱”結構設置,且制冷風機與驅動電機電性連接,所述制冷風機呈“從下往上”的風力方向。
優選的,所述十二個膠質連接槽呈“矩陣”結構分布于隔熱箱外框的后側下方位置,且膠質連接槽由硬膠材料制成呈“圓環”狀結構設置。
優選的,所述嵌合槽與嵌合板相互嵌合,所述活動樞紐的外表面由若干個呈“三角”狀的齒輪,且活動樞紐與齒鏈條相互活動嵌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軍,未經李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662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