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通信電纜的固線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46927.4 | 申請日: | 201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28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郭玲;許輝;羅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5K5/02 | 分類號: | H05K5/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致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龐慶芳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箱 長筒 固線 孔洞 通信電纜 金屬板 螺栓 主合頁 焊接 本實用新型 副螺栓孔 螺栓固定 上下兩端 直徑相等 轉動連接 凹槽口 動螺母 螺母環 螺栓孔 右上角 貫穿 長板 底端 開孔 左端 把手 環繞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固線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通信電纜的固線箱,包括金屬箱,金屬箱前端左側設有2個主合頁,且主合頁左端安裝有金屬板,金屬板左側邊緣中部焊接有把手,且金屬板右側開有至少4個凹槽口,金屬箱前端左側上下兩端焊接有薄板,且薄板前端貫穿設置有主螺栓孔,薄板前端開孔有副螺栓孔,且金屬箱前端右上角通過螺栓固定有長板,該種通信電纜的固線箱,因為金屬箱與長筒的連接處設有至少4個與長筒直徑相等的孔洞,使用者可將長筒貫穿于金屬箱的孔洞中,并長筒通過底端螺栓紋與螺母環轉動連接,使用者可擰動螺母環環繞于長筒的螺栓紋中,擰至最緊密的狀態使得長筒與金屬箱的孔洞進行固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固線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通信電纜的固線箱。
背景技術
通信機房里的通信設備,電氣設備選型不當,安裝不符合規范,導致超負荷或短路起火成災,線路敷設不當或外部線路交叉,也容易造成強電侵入設備,引起芯線發熱著火,通信設備雖然大都是低壓直流電,但有的也使用 220V交流電當設備長時間連續工作時,元器件因質量故障老化或接觸電阻過大而發熱著火,引燃可燃物擴大成災。
但現有的通信電纜的固線箱,因為通信電纜數量較多,當電纜置于固線箱內部時,如果整理不當,電纜之間就會互相纏繞,以至于當使用者想拿出一部分電纜重新連接通信端口時,就會觸碰到另外的電纜,導致該電纜與通信端口連接松動,影響到正常使用通信網絡,其次,因為是通信電纜,當電纜連接于通訊器或路由器時,由于電器與固線箱分離較遠,給兩者之間的連接使用帶來不便,容易松動。
所以,如何設計一種通信電纜的固線箱,成為我們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信電纜的固線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因為通信電纜數量較多,當電纜置于固線箱內部時,如果整理不當,電纜之間就會互相纏繞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通信電纜的固線箱,包括金屬箱,所述金屬箱前端左側設有2個主合頁,且主合頁左端安裝有金屬板,所述金屬板左側邊緣中部焊接有把手,且金屬板右側開有至少4 個凹槽口,所述金屬箱前端左側上下兩端焊接有薄板,且薄板前端貫穿設置有主螺栓孔,所述薄板前端開孔有副螺栓孔,且金屬箱前端右上角通過螺栓固定有長板,所述長板前端下方焊接有長條,且金屬箱內壁底端且位于薄板后方安裝有長筒,所述長筒頂端開孔有開口,且長筒中部設有螺母環,所述金屬箱前端且位于長條下方固定連接有正板,且正板左側安裝有2個副合頁,所述正板左側安裝有曲形板,且曲形板左側貫穿設置有至少5個矩形孔,所述正板前端焊接有三角盒,且三角盒前端設有槽口。
優選的,所述主合頁左右兩側通過螺栓分別連接有金屬箱與金屬板,且金屬箱通過主合頁與金屬板鉸接,所述金屬板通過主合頁旋轉改變角度。
優選的,所述主螺栓孔的數量至少為6個,并均勻分布于2個薄板的外端,且副螺栓孔的數量至少為12個,并均勻分布于2個薄板的內端,所述主螺栓孔的直徑至少為2cm,且副螺栓孔的直徑至少為8mm。
優選的,所述金屬箱與長筒的連接處設有至少4個與長筒直徑相等的孔洞,且金屬箱前端右上角的長板由絕緣體材質組成,所述長條呈“外傾斜”狀連接于長板。
優選的,所述副合頁位于正板與曲形板的連接處之中,且正板通過副合頁與曲形板轉動連接,所述正板前端的三角盒呈“內部中空”狀,且三角盒前端開有至少12個槽口。
優選的,所述長筒底端設有螺栓紋,并長筒的數量至少為4個,且長筒通過底端螺栓紋與螺母環轉動連接,所述長筒通過螺母環與金屬箱的孔洞相接觸,且長筒頂端開有直徑至少為2cm的開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科技學院,未經黃河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469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