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軌道交通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44540.5 | 申請日: | 201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317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澤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澤超 |
| 主分類號: | B61B13/00 | 分類號: | B61B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王樺 |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列車 第一軌 軌道交通系統 本實用新型 側向連接部 縱向連接部 第二軌 運行時 車站 側部設置 側向連接 動力系統 尾部設置 縱向連接 始發站 脫離 上車 首部 乘客 驅動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交通系統,包括第一軌交列車、第二軌交列車,第二軌交列車包括多個列車單元,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分別包括用于驅動其運行的動力系統、設置在兩者側部的側向連接門;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側部設置有側向連接部,列車單元的首部、尾部設置有縱向連接部、縱向連接門,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能夠在其運行時通過側向連接部相連接或者相脫離;前后列車單元能夠在其運行時通過縱向連接部相連接或者相脫離。本實用新型使遠程乘客從始發站上車后以較高速度前進直至目的地,不必停靠途徑車站,或只需停靠少數車站,且只需要在列車內做少量的縱向移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軌道交通系統。
背景技術
軌道交通例如地鐵等是目前城市普遍采用的交通工具,其具有快速、不受路況影響等優點。但現有的軌道交通往往沿途設置有很多站點,這就需要每一站均停車供乘客上下,這對于已經上車而且目的地不是該站的遠程乘客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軌道交通系統,能使使用軌道交通系統的遠程乘客不必或者盡量少的停靠路途中經過的中間車站,節約時間,亦相當于提高軌道交通工具的綜合運行速度(即乘客由始發站至目的車站之間的綜合速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軌道交通系統,包括軌道、運行在所述的軌道上的軌交列車、控制所述的軌交列車運行的控制系統,所述的軌道包括第一軌道、與所述的第一軌道不同軌的第二軌道,所述的軌交列車包括運行在所述的第一軌道上的第一軌交列車、運行在所述的第二軌道上的第二軌交列車,所述的第二軌交列車包括多個列車單元,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所述的列車單元分別包括用于驅動其運行的動力系統、設置在兩者側部的側向連接門;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所述的列車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側部設置有側向連接部,所述的列車單元的首部、尾部設置有縱向連接部、縱向連接門,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能夠在其運行時通過所述的側向連接部相連接或者相脫離;前后所述的列車單元能夠在其運行時通過所述的縱向連接部相連接或者相脫離。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連接后,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上所述的側向連接門正對并能夠打開;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上所述的側向連接門關閉后,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能夠脫離,以確保乘客的安全。
優選地,所述的列車單元之間連接后,所述的列車單元上所述的縱向連接門能夠打開并連通;所述的列車單元上所述的縱向連接門關閉后,所述的列車單元之間能夠脫離,以確保乘客的安全。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和列車單元、所述的列車單元之間連接后,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和列車單元上所述的側向連接門之間,所述的列車單元上所述的縱向連接門之間形成有連接通道,所述的連接通道可以從第一軌交列車和列車單元、所述的列車單元之間中的一個上伸出或者從第一軌交列車和列車單元、所述的列車單元之間上同時伸出,實現連接通行;此外對所述的連接通道可以做相應的防護,如四周封閉,確保乘客的安全。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連接通道為柔性連接通道,可防止兩車之間的作用力太大,以及自動適應在彎曲路段時兩車之間的連接通道形變,導致發生交通事故,確保乘客的安全。
優選地,所述的側向連接部、縱向連接部為柔性連接部,所述的柔性連接部可防止兩車之間的作用力太大,以及自動適應在彎曲路段時兩車之間的連接通道形變,導致發生交通事故,確保乘客的安全。
優選地,所述的控制系統與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上所述的動力系統、側向連接部、側向連接門、縱向連接部、縱向連接門通過電連接或者信號連接用于控制其工作,通過所述的控制系統進行總控,減少人為的控制造成的失誤。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軌交列車、列車單元的側部還設置有車門,所述的側向連接門至少部分同時為所述的車門,車門用于供乘客上下車,也可以起到側向連接門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澤超,未經周澤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445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