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脫附解吸氣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44064.7 | 申請日: | 201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220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何琳娜;黃玉才;葉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沃太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5/06 | 分類號: | F17C5/06;F23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軍 |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未***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凝氣 儲罐 解吸氣 脫附 流量計 本實用新型 處理裝置 污染物 廢氣治理技術 空氣壓縮機 能源再利用 壓力變送器 自動切換閥 燃燒處理 壓縮機 阻火器 廠區 啟閉 加壓 廢氣 尾氣 鍋爐 儲存 火炬 污染 | ||
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氣治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脫附解吸氣處理裝置,將廢氣脫附解吸氣通過壓縮機加壓,儲存到不凝氣儲罐,由壓力變送器控制自動切換閥的啟閉,通過管道將不凝氣引到附近的火炬或鍋爐進行燃燒處理。設置有:不凝氣儲罐;空氣壓縮機通過管道與所述不凝氣儲罐連接;所述不凝氣儲罐通過管道與流量計連接;所述流量計通過管道與阻火器連接。本實用新型不會造成污染物累積,不會擴大污染范圍,有條件的廠區還能綜合利用尾氣中污染物的熱值,實現能源再利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氣治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脫附解吸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1)排放到吸附塔前端再進行吸附,造成廢氣裝置處理效率低,尾氣不達標的現象;
(2)解吸尾氣引入下水道或污水系統,沒有降解污染物,擴大了惡臭污染范圍。
針對上述問題(1):活性炭吸附技術以往多用在油氣回收領域,如加油站油氣回收,《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規定的油氣排放限值為25g/m3;活性炭吸附、活性碳纖維吸附技術應用較廣的另一個領域為溶劑回收,多數企業在應用中主要關注的是回收溶劑的價值,對尾氣排放濃度關注比較少。所以項目設計中往往都是將解吸過程經過冷凝后剩余的不凝氣引入吸附前端再吸附處理,對運行中該股廢氣對吸附系統尾氣排放的影響也未受到大家關注。近幾年,國家對大氣污染管控越來越嚴格,發布了多項新的行業大氣排放標準,以《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0-2015和《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為例,非甲烷總烴排放限值為120mg/m3,苯 4mg/m3,甲苯15mg/m3,二甲苯20mg/m3,標準的嚴格程度遠高于油氣回收領域25g/m3的排放限值。因此當吸附技術用在石油化工行業尾氣治理時,解吸不凝氣的再吸附過程對裝置處理效率的影響立刻凸顯出來。不凝氣中的污染物二次處理過程中,如果不改變冷凝溫度,不凝氣依然不能凝結,會繼續在系統中循環,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無法被吸附并會隨尾氣排放,造成裝置處理效率降低乃至排放不達標。
發現上述問題后,有企業提出將解吸不凝氣排到下水道或通過管道通入污水處理池,也就是上述問題(2)的方法,該方法避免了不凝氣在吸附系統中循環累積,但實際上沒有降解污染物,反而擴大了污染范圍造成了下水道安全隱患和污水池附近的大氣污染。眾所周知,廠區下水道管網基本是整個廠區貫通的,不凝氣在下水道中并不能隨著污水流到污水系統,而是在里面累積或從別的封閉不嚴的出口逸散出來,這個出口甚至有可能是辦公區,而不凝氣多是輕烴,屬于易燃易爆氣體,其結果是直接給整個廠區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和管理風險。另一種是通過管道將不凝氣通入污水廠的污水池中,這種辦法看似有效,但也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些不凝氣基本上都不溶于水,即使通入水中,也會逸散出來造成周邊空氣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沃太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沃太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440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LNG加液槍
- 下一篇:一種用于氣體制造用的集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