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落水自救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41240.1 | 申請日: | 201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481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紹鵬;黃玲;李彥霞;李林;呂償;周金偉;肖成軍;鐘小華;郭春陽;張秀妹;徐志偉;王執忠;馮甜甜;張少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白云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R21/00 | 分類號: | B60R2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陳金普 |
| 地址: | 51045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車身姿態 防沉 落水自救裝置 氣體供應單元 車身位置 漂浮狀態 氣囊設置 本實用新型 成功概率 充氣管路 充氣 落水 自救 | ||
1.一種車輛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體供應單元,用于調整車輛的車身姿態的車身姿態調整氣囊和用于使所述車輛處于漂浮狀態的防沉氣囊;
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設置于所述車輛的第一車身位置;所述防沉氣囊設置于所述車輛的第二車身位置;
所述氣體供應單元分別與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和所述防沉氣囊通過充氣管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身位置包括所述車輛前保險杠的下部;
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包括設置于所述車輛前保險杠的下部的前扶起氣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身位置包括所述車輛的各個車輪擋泥板的頂部;
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包括對應設置在所述各個車輪擋泥板的頂部的調整氣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供應單元包括儲氣罐和電磁閥;
所述充氣管路包括充氣主路,第一充氣支路和第二充氣支路;
所述儲氣罐與所述充氣主路連接;
所述第一充氣支路的一端連接所述充氣主路,另一端連接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
所述第一充氣支路與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的接口處設置有所述電磁閥;
所述第二充氣支路的一端連接所述充氣主路,另一端連接所述防沉氣囊;
所述第二充氣支路與所述防沉氣囊的接口處設置有所述電磁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供應單元包括儲氣罐和電磁閥;所述充氣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所述儲氣罐通過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連接;
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的接口處設置有所述電磁閥
所述儲氣罐通過所述第二管路與所述防沉氣囊連接;
所述第二管路與所述防沉氣囊的接口處設置有所述電磁閥。
6.一種車輛落水自救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載ECU,落水檢測單元,車身姿態檢測單元和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裝置;
所述車載ECU與所述氣體供應單元電連接;
所述車載ECU分別與所述落水檢測單元和所述車身姿態檢測單元通信連接,且用于在根據所述落水檢測單元的輸出信號和所述車輛配置的車身姿態檢測單元所檢測到的車身姿態控制所述氣體供應單元對所述車身姿態調整氣囊和所述防沉氣囊充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檢測單元包括液位傳感器和接觸式水浸探測器;
所述車載ECU分別與所述液位傳感器和所述接觸式水浸探測器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傳感器和所述接觸式水浸探測器對應成組設置;
所述車輛的前、后車身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組所述液位傳感器和所述接觸式水浸探測器。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車輛后行李箱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液位傳感器;在所述車輛的發動機艙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液位傳感器;
所述液位傳感器設置的高度低于所述車輛的蓄電池所在的平面高度。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落水自救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車輛的發動機艙內至少設置有一個所述接觸式水浸探測器,在所述車輛的車尾底部至少設置有一個所述接觸式水浸探測器;
所述接觸式水浸探測器設置的高度低于所述車輛的排氣管出口所在的平面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白云學院,未經廣東白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412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散熱器格柵
- 下一篇:氣囊裝置、行李架裝置及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