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樓板厚度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33109.0 | 申請日: | 2018-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816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覃斌;李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里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B5/06 | 分類號: | G01B5/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揚專利事務所 35001 | 代理人: | 余榕榕 |
| 地址: | 556011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桿 鋼片 螺線管 電磁鐵 樓板厚度測量 電池 鉸接點 永磁鐵 測量 測量裝置操作 連接線 本實用新型 測量精度高 限制旋轉 一端設置 中部鉸接 電連接 鉸接處 下端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樓板厚度測量裝置,包括測量桿以及旋轉鋼片,所述測量桿的下端與所述旋轉鋼片的中部鉸接;所述測量桿上設置有測量刻度;所述旋轉鋼片的一端設置有一永磁鐵,所述測量桿靠近鉸接處設置有一電磁鐵;所述測量桿底部設置有限制旋轉鋼片與測量桿的夾角超過90°的阻止塊;所述電磁鐵包括電池以及與電池電連接的螺線管,所述螺線管與鉸接點的距離等于所述永磁鐵與鉸接點的距離;所述電池與螺線管的連接線之間設置有一開關;該測量裝置操作簡單,實用便捷,測量精度高,還可減少測量人員數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樓板厚度測量裝置,屬于建筑施工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結構實體工程驗收也越來越嚴格。混凝土樓板作為結構實體的總要組成部分,驗收過程中檢查樓板厚度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傳統的測量方法是采用破損測量,在樓板上轉孔,然后用卷尺或鋼筋頭插入孔內,在下一層用頂托或方木頂在孔洞位置,然后測量卷尺伸入孔內的長度即為板厚。該方法需要在測量層與下一層同時有操作人員,而且測量精度不高,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樓板厚度測量裝置,降低人工和物力投入,提高測量精度,操作簡單,實用便捷,測量精度高,還可減少測量人員數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樓板厚度測量裝置,包括測量桿以及旋轉鋼片,所述測量桿的下端與所述旋轉鋼片的中部鉸接;所述測量桿上設置有測量刻度;所述旋轉鋼片的一端設置有一永磁鐵,所述測量桿靠近鉸接處設置有一電磁鐵;所述測量桿底部設置有限制旋轉鋼片與測量桿的夾角超過90°的阻止塊;所述電磁鐵包括電池以及與電池電連接的螺線管,所述螺線管與鉸接點的距離等于所述永磁鐵與鉸接點的距離;所述電池與螺線管的連接線之間設置有一開關。
進一步的,所述測量桿上端設置有一可調整角度的放大鏡。
進一步的,所述放大鏡通過一旋轉裝置與所述測量桿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裝置包括固定筒以及旋轉筒;所述固定筒一端與所述測量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旋轉筒一端過盈配合;所述旋轉筒的另一端與所述放大鏡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設置于測量桿的頂端。
進一步的,所述測量桿的頂端連接一握持部。
進一步的,所述測量刻度是印刻或鏤空在測量桿上的。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裝置操作簡單,制作成本低廉,使用過程僅需單人操作,大量節約人力、物力,提高檢側效率,而且自帶毫米級測量刻度,有效提高了測量的精確度,受到施工人員的歡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樓板厚度測量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樓板厚度測量裝置通電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右視圖;
圖4為圖1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1、測量桿;11、測量刻度;12、阻止塊;2、旋轉鋼片;21、永磁鐵;22、電磁鐵;221、電池;222、螺線管;223、開關;3、握持部;4、放大鏡;41、旋轉裝置;411、固定筒;412、旋轉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里學院,未經凱里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331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計米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河道底泥厚度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