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水屋頂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331123.7 | 申請日: | 2018-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097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向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振興同創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3/35 | 分類號: | E04D3/35;E04D3/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羅煥清 |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水板 接管 次檁條 防水屋頂 主檁條 長度方向設置 技術方案要點 本實用新型 安裝頂板 并排設置 漏水現象 雨雪天氣 垂直的 兩側壁 圓弧狀 插接 搭接 多塊 豎直 開口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水屋頂,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主檁條、主檁條上設置有與之垂直的次檁條,次檁條上方固定有頂板,所述頂板包括設置在次檁條上的防水板,所述防水板設置有多塊;所述防水板呈“U”形,且開口朝向遠離次檁條的一端,在其豎直兩側壁上設置有截面呈圓弧狀的搭接管;所述搭接管包括防水板長度方向一側的搭接管一和另一側的搭接管二;所述防水板包括沿防水板寬度方向并排設置的防水板一和防水板二,所述防水板一的和防水板二通過搭接管搭接;所述防水板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防水板一和防水板三,所述防水板三上的搭接管插接在防水板一上的搭接管上;安裝頂板后,在雨雪天氣,不容易出現漏水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屋頂,更具體地說,它涉及防水屋頂。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生產加工的需要,在很多公司都出現廠房,用于對機械加工制作、輕紡電子加工、食品加工、物流倉庫等等。
現有的鋼結構的廠房屋頂大多是使用彩鋼建筑而成的,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工作環境的提高,單一鋼結構的屋頂,結構較為單一,在夏季,雨水較大時,或者在冬季,雪覆蓋在屋頂上,在融化過程中,廠房內容易出現漏水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水屋頂,安裝頂板后,在雨雪天氣,不容易出現漏水現象。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水屋頂,包括主檁條、主檁條上設置有與之垂直的次檁條,次檁條上方固定有頂板,所述頂板包括設置在次檁條上的防水板,所述防水板設置有多塊;所述防水板呈“U”形,且開口朝向遠離次檁條的一端,在其豎直兩側壁上設置有截面呈圓弧狀的搭接管;所述搭接管包括防水板長度方向一側的搭接管一和另一側的搭接管二;所述防水板包括沿防水板寬度方向并排設置的防水板一和防水板二,所述防水板一的和防水板二通過搭接管搭接;所述防水板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防水板一和防水板三,所述防水板三上的搭接管插接在防水板一上的搭接管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呈“U”形的防水板,雨水由于重力作用會向下滑落,在防水板的豎直兩側設置的搭接管,相互搭接之后使得雨水不容易進行防水板內,可以起到較佳的防水效果。
較佳的,所述搭接管的截面所呈圓弧為四分之三圓弧至六分至五圓弧。
較佳的,所述搭接管一向其軸線處內凹形成凹槽;所述防水板一和防水板二搭接時,所述防水板二的搭接管一搭接在防水板一上的搭接管二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凹槽,使得搭接管一和搭接管二之間進行搭接之后,二者之間從在空腔,從而減小了因水的毛細現象而產生的倒流,使得防水效果較佳。
較佳的,所述防水板上且于搭接管的軸向一端開設有插接片一;所述搭接管二的軸向一端且遠離插接片一一端開設有插接片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插接片一和插接片二,在防水板一和防水板三之間進行連接時,可以通過插接片一和插接片二進行連接,使得連接較為容易、效率較高。
較佳的,所述頂板包括固定在次檁條上的支撐層;設置在支撐層遠離次檁條一側的隔汽層;所述隔汽層遠離支撐層的一側設置有保溫層;所述防水板設置在保溫層遠離隔汽層的一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在支撐層上側的隔汽層、保溫層、以及防水板,從而能夠較有效的提高屋頂的隔熱保溫效果。
較佳的,所述防水板與保溫層之間夾設有防水透氣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防水透氣模,使得水分不會進入保溫層內,進而對保溫層進行保護,整體隔水、保溫效果較佳。
較佳的,所述保溫層設置有兩層,厚度為65-85mm;所述保溫層為玻璃絲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振興同創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振興同創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3311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