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跟骨假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98037.0 | 申請日: | 2018-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742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屠重棋;王杰;盧敏勛;肖聰;趙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28 | 分類號: | A61F2/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曉英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假體 跟骨結節 實心體 本實用新型 外表面拋光 多孔結構 一體制造 骨小梁 關節面 跟骨 宿主 生物力學 軟組織 縫線孔 騎縫釘 融合 圓鈍 足踝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跟骨假體,包括跟骨結節和假體座,假體座包括跟骰關節面和跟距關節面,所述假體座的內部為實心體,跟骨結節與實心體連接,跟骨結節與實心體一體制造,假體座外表面為骨小梁多孔結構,跟骨結節外表面拋光且圓鈍;假體座外表面設有縫線孔和騎縫釘孔。本實用新型中骨小梁多孔結構便于軟組織和骨長入,提高融合率,便于假體與殘余足踝部宿主骨完美融合,跟骨結節與實心體一體制造,增強生物力學性能;跟骨結節外表面拋光,提高假體的靈活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跟骨假體。
背景技術
跟骨位于足后下部,構成踵(腳后跟)。是人體的主要負重骨,同時跟骨也是人體跗骨中最大的一塊松質骨,跟骨骨折是最常見的跗骨骨折。目前內固定是跟骨骨折治療的主要形式之一,但這種方式不能有效恢復骨骼局部正常結構和力學傳導性,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跟骨治療都能采用內固定方式。
跟骨重建是另一種治療手段,跟骨重建可采用自體髂骨或者腓骨移植至跟骨,也可使用假體置換,為使假體與殘余足踝部宿主骨完美融合,假體置換應有利于宿主骨長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跟骨假體,利于宿主骨長入,且具有理想的生物力學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跟骨假體,包括跟骨結節和假體座,假體座包括跟骰關節面和跟距關節面,所述假體座的內部為實心體,跟骨結節與實心體連接,跟骨結節與實心體一體制造,假體座外表面為骨小梁多孔結構,跟骨結節外表面拋光。
進一步的,所述假體座外表面設有縫線孔,縫線孔為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假體座外表面設有騎縫釘孔。
其中,所述假體座上有固定釘釘道。
進一步的,跟骨結節外表面圓鈍。
進一步的,跟骨假體還包括與騎縫釘孔適配的騎縫釘。
進一步的,騎縫釘外側壁有防退齒,所述騎縫釘孔內壁有與防退齒適配的凹槽。
進一步的,騎縫釘頂部內側有錐形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骨小梁多孔結構便于軟組織和骨長入,提高融合率,便于假體與殘余足踝部宿主骨完美融合,跟骨結節與實心體一體制造,增強生物力學性能;跟骨結節外表面拋光,提高假體的靈活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側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側面示意圖;
圖4是騎縫釘的主視圖;
圖5是騎縫釘的側視圖;
圖6是騎縫釘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跟骨結節、2-假體座、3-跟骰關節面、4-跟距關節面、5-縫線孔、6-騎縫釘孔、7-固定釘釘道、8-騎縫釘、9-防退齒、10-凹槽、11、錐形釘、21-實心體、22-骨小梁多孔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未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980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于缺損骨面修復的連接件
- 下一篇:用于眼眶內下壁骨折修復的修復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