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震災區(qū)電線桿姿態(tài)判斷用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295037.5 | 申請日: | 2018-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103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呂明;劉皓挺;高云;蔣帆;高陽;秦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G05D1/08 | 分類號: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 |
| 地址: | 10003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 地震災區(qū) 姿態(tài)判斷 電線桿 本實用新型 地面控制站 可見光相機 采集圖像 無遮擋 輕便 吊艙 旋翼 采集 圖像 | ||
1.一種地震災區(qū)電線桿姿態(tài)判斷用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包括:吊艙、可見光相機、旋翼無人機和地面控制站;
所述吊艙吊掛在所述旋翼無人機的下方;
所述可見光相機安裝在所述吊艙內(nèi),用于獲取地震災區(qū)電線桿的圖像;
所述旋翼無人機包括:中心架、機臂、起落架、旋翼、第一電機、電池、定位模塊和飛行控制模塊,所述機臂的一端設置在所述中心架上,所述機臂的另一端安裝有所述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上安裝有所述旋翼,所述機臂、所述旋翼和所述第一電機的數(shù)量相同且都為4個或6個,所述起落架通過轉動機構轉動地安裝在所述中心架的下方,所述起落架呈T型,包括水平支架和一端與所述水平支架的中部連接的豎直支架,所述轉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牽引繩和支桿,所述第二電機安裝在所述中心架上,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套接有所述豎直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所述牽引繩的一端系于所述環(huán)形凹槽上,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桿的另一端與所述豎直支架連接,所述定位模塊用于獲取所述旋翼無人機當前的位置信息,所述飛行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中心架上,與所述地面控制站連接,用于控制所述旋翼無人機的飛行狀態(tài),并與所述可見光相機連接以將所述圖像傳輸至所述地面控制站,還與所述定位模塊連接以將所述位置信息傳輸至所述地面控制站,所述電池為所述旋翼無人機提供電源;
所述地面控制站用于發(fā)送飛行狀態(tài)控制指令、接收并存儲所述圖像和位置信息及播放所述圖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還包括:氣壓高度計、單片機和閃爍LED燈警示器;
所述氣壓高度計設置在所述旋翼無人機的下方,與所述單片機連接;
所述閃爍LED燈警示器的啟動端與所述單片機連接以在所述旋翼無人機的離地飛行高度高于15米時接收所述單片機輸出的啟動信號。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閃爍LED燈警示器設置在所述可見光相機的前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閃爍LED燈警示器的光源為紅色LED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為兩葉螺旋槳。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空無人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為可充電鋰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yī)院,未經(jīng)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9503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