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胎接頭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94955.6 | 申請日: | 2018-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334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軍凱;蔣延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市潤通橡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16 | 分類號: | B29C3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白海燕;張沫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裝置 內胎 冷卻循環水箱 連通 本實用新型 補給水裝置 回水通道 接頭部位 進水通道 冷卻系統 出水口 回水口 冷卻 冷卻循環水系統 循環水冷卻 補給水口 環抱裝置 內部設置 制冷裝置 環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內胎接頭冷卻系統,包括補給水裝置、冷卻循環水箱、制冷裝置、接頭冷卻裝置;補給水裝置連通冷卻循環水箱的補給水口;冷卻循環水箱設置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出水口連通接頭冷卻裝置的進水通道,回水口連通接頭冷卻裝置的回水通道;接頭冷卻裝置為一U型環抱裝置,在環抱腔中放入待冷卻的內胎,接頭冷卻裝置內部設置有進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本實用新型巧妙的設計接頭冷卻裝置的形狀以及冷卻循環水系統,使得接頭冷卻裝置中始終有循環水冷卻,進而對需要的內胎接頭部位進行冷卻,致使接頭部位硬度增加,杜絕了開裂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內胎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工程內胎接頭對接后的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在工程內胎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內胎接頭前后開裂現象,20.5-25規格以上的工程內胎接頭開裂問題突出,特別是夏季更為突出,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在接頭對接時沒有經過冷卻處理,造成冷熱變形大,這是行業內較難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此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胎接頭冷卻系統,用以防止內胎接頭部位開裂,使用該系統效果明顯。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內胎接頭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補給水裝置、冷卻循環水箱、制冷裝置、接頭冷卻裝置;
所述補給水裝置連通冷卻循環水箱的補給水口;
所述冷卻循環水箱設置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出水口連通接頭冷卻裝置的進水通道,回水口連通接頭冷卻裝置的回水通道;
所述接頭冷卻裝置為一U型環抱裝置,在環抱腔中放入待冷卻的內胎,所述接頭冷卻裝置內部設置有進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所述進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在一端匯合,構成水循環。
進一步地,所述補給水裝置在連通所述冷卻循環水箱的管道上設置有電磁閥一。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循環水箱的出水口通過循環水泵連通所述接頭冷卻裝置的進水通道。
進一步地,在所述冷卻循環水箱連通所述接頭冷卻裝置進水通道的管道上設置有壓力開關、壓力表以及電磁閥二,所述電磁閥二的進水口接在通往接頭冷卻裝置進水通道的管道上,出水口接向冷卻循環水箱。
進一步地,所述制冷裝置包括有制冷棒,所述制冷棒伸入到冷卻循環水箱中。
進一步地,所述制冷裝置帶有溫控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由于巧妙的設計接頭冷卻裝置的形狀(U型環抱狀),適應內胎的形狀,且可以方便放入,且可以不用對全胎進行冷卻。二,巧妙設計冷卻循環水系統,使得接頭冷卻裝置中始終有循環水,始終獲得冷卻,進而對需要的內胎接頭部位進行冷卻,致使接頭部位硬度增加,杜絕了開裂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的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
附圖說明
附圖僅用于示出具體實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整個附圖中,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個系統的結構圖;
圖2-1為接頭冷卻裝置的主視圖;
圖2-2為圖2-1中的A-A剖視圖;
圖2-3為圖2-1中的B-B剖視圖;
圖2-4為圖2-1中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市潤通橡膠有限公司,未經威海市潤通橡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949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具降溫裝置
- 下一篇:一種再生橡膠生產用冷卻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