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污水處理管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94535.8 | 申請日: | 2018-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899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施享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紐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00 | 分類號: | F16L9/00;F16L55/24;C02F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污槽 管道主體 污水處理管道 本實用新型 凹槽部 凸起部 通孔 底板 設備維護維修 污泥處理成本 外側壁 側壁 相通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管道,包括管道主體,管道主體兩端均設有凸起部和凹槽部,凸起部和凹槽部相配合,管道主體內部開設有第一水流部和第二水流部,第一水流部位于第二水流部上方且相互相通,第二水流部的底板上設有多個通孔,第二水流部下方設有第一集污槽,第一集污槽側壁上也設有通孔,第一集污槽外側壁上設有第二集污槽,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特殊并利于使用,降低了設備維護維修費用,從而大大降低了污泥處理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裝置領域,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管道。
背景技術
目前,污水在處理過程中大都采用污泥脫水裝置來將剩余污泥中的泥和清水分開。污泥脫水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將污水經生化處理后產生的剩余污泥,通過加入絮凝劑聚丙烯酰胺在攪拌調制罐內混勻后,進入污泥脫水機絮凝脫水,污泥脫水機將剩余污泥中的水和泥分開,清水可返回到污水處理系統,達到剩余污泥減量的目的。其不足之處在于,由于污水經生化處理后,進入污泥脫水機進行處理的剩余污泥含泥量較低,剩余污泥經絮凝后清水量大,清水分離出去的速度慢因而影響污泥脫水機的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特殊并利于使用的污水處理管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污水處理管道,包括管道主體,管道主體兩端均設有凸起部和凹槽部,凸起部和凹槽部相配合,管道主體內部開設有第一水流部和第二水流部,第一水流部位于第二水流部上方且相互相通,第二水流部的底板上設有多個通孔,第二水流部下方設有第一集污槽,第一集污槽側壁上也設有通孔,第一集污槽外側壁上設有第二集污槽。
優選的是,第一水流部和第二水流部組成上下相等的瓶頸形狀結構。
優選的是,第一集污槽和第二集污槽截面均為三角形。
優選的是,第二水流部的底板與第二水流部的側壁之間為可脫卸結構,第二水流部的底板兩側設有槽口,第二水流部的側壁下端與底板接觸的部位設有第一滑槽。
優選的是,第二集污槽與第一集污槽外側壁為活動連接結構,第二集污槽側壁上端設有槽口,第一集污槽外側壁與第二集污槽接觸的部位設有第二滑槽。
優選的是,第二水流部的底板為縱向的波浪形結構,且每個峰端高度相等。
優選的是,第二水流部的底板為縱向的波浪形結構,且每個谷端深度不相等。
優選的是,第一水流部側壁設有通孔,第一水流部外側壁設有第三集污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凸起部和凹槽部可滿足各段管道的拼接,第一水流部和第二水流部可將水流進行分流,且兩個水流部之間的狹小空間,使得此處壓力減小,流速加快,兩個底部集污槽的設計,能夠充分過濾污水,一個中部集污槽的設計,能夠使此處流速快的水流充分過濾,滑槽有助于將集污槽抽出清理。本實用新型結構特殊并利于使用,降低了設備維護維修費用,從而大大降低了污泥處理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管道的剖面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集污槽底板部位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第二集污槽底板部位的左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圖;
圖中標號:1-管道主體、2-凸起部、3-凹槽部、4-第一水流部、5-第二水流部、6-第一集污槽、7-第二集污槽、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第三集污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紐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紐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945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聚變堆大氣側的串聯式帶電水路貫穿件
- 下一篇:一種異徑不銹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