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及涂布機有效
申請號: | 201820287542.5 | 申請日: | 2018-02-28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611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栗瑞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5C11/10 | 分類號: | B05C11/10;B05C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涂布機 漿料 輔助裝置 水分控制 涂布機料槽 本實用新型 電池涂布 漿料管道 漿料桶 漿料流量 密閉狀態 節流閥 暴露 吸水 吸收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及涂布機,涉及電池涂布技術領域。該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包括設置于漿料桶與涂布機料槽之間的漿料管道,且在漿料管道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漿料流量的節流閥,該水分控制輔助裝置可實現漿料自漿料桶到涂布機料槽之間的轉移,并且整個轉移過程處于密閉狀態,漿料不會暴露在空氣中從而吸收水分,改善了現有技術中通過人工使用漿料勺將漿料轉移到涂布機料槽過程中漿料暴露在空氣中造成漿料吸水進而影響漿料性能的缺陷。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涂布機,該涂布機包括上述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鑒于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本身所具有的優勢,使得該涂布機在電池涂布工序中有良好的應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涂布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及涂布機。
背景技術
涂布是鋰離子電池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直接影響電池安全性、容量、一致性等各項性能的關鍵工序。涂布就是將制作好的糊狀粘稠漿料,均勻的、連續或間斷的涂覆在基材(鋁箔或銅箔) 上,保證各個涂布位置的厚度一致性、并將涂布厚度控制在工藝要求的公差范圍內。目前國內生產主要采用的涂布方式是轉移式涂布。轉移式涂布就是涂輥轉動帶動漿料,通過調整刮刀間隙來調節漿料轉移量,并利用背輥或涂輥的轉動將漿料轉移到基材上,按工藝要求,控制涂布層的厚度以達到重量要求,同時,通過干燥加熱除去平鋪于基材上的漿料中的溶劑,使固體物質很好地粘結于基材上。
在轉移式涂布過程所采用的設備就是轉移式涂布機。但是現有的小型轉移式涂布機涂布過程中漿料放置在漿料桶中,通過人工使用漿料勺將漿料轉移到涂布機料槽當中,這個過程不但耗費大量人力,而且在轉移過程中漿料暴露于空氣中,尤其在正極涂布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漿料吸水(正極材料磷酸鐵鋰、三元系材料很容易吸水),從而造成漿料性質發生變化,導致極片制造過程出現品質不穩定的問題。故在漿料轉移過程中如何省去人工轉移漿料的步驟,防止漿料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通過將該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設置于漿料桶與涂布機料槽之間,可省去人工轉移漿料的步驟,同時避免漿料在轉移過程中漿料吸水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涂布機。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涂布機水分控制輔助裝置,包括設置于漿料桶與涂布機料槽之間的漿料管道,所述漿料管道的一端與所述漿料桶連通,所述漿料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涂布機料槽連通,所述漿料桶中的漿料可通過所述漿料管道進入到所述涂布機料槽中;
所述漿料管道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漿料流量的節流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之上,所述節流閥為截止型節流閥或蝶式節流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之上,所述節流閥位于所述漿料管道沿長度1/5-4/5位置處。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之上,所述漿料桶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由電機進行驅動。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之上,所述攪拌裝置為錨式攪拌裝置、槳式攪拌裝置、渦輪式攪拌裝置、推進式攪拌裝置或框式攪拌裝置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之上,所述漿料管道為耐腐蝕性漿料管道。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之上,所述漿料桶中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漿料溫度的溫度控制器。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之上,所述漿料桶頂部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處設置有蓋體,所述蓋體能夠將開口蓋合從而使得所述漿料桶能夠形成密閉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國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875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