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增加口蝦蛄棲息空間的養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51978.9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976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賈康寧;尹增強;趙慧慧;彭凱;牛子婷;祝爽;楊夢妮;秦玉雪;陳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A01K61/70;A01K61/73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 地址: | 116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棲息 縱向支桿 養殖裝置 交叉支桿 管組件 口蝦蛄 連接繩 本實用新型 對角線分布 水平斷面 突出平臺 等寬 底端面 管端頭 篩絹網 多層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增加口蝦蛄棲息空間的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養殖裝置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個縱向支桿組成,在框架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相連接的交叉支桿,這兩個交叉支桿沿四個縱向支桿的水平斷面所形成矩形的對角線分布,在縱向支桿的頂部則設置有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依次與所有的縱向支桿相連,在框架上設置有多層棲息管組件,每一層棲息管組件都由四個棲息管組成,并且棲息管與框架上的縱向支桿固定連接,所述棲息管的管端頭所形成的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是30?45°,使棲息管的底端面形成突出平臺,在每個棲息管上都設置有與其等寬的篩絹網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海產品養殖領域,特別是一種可增加口蝦蛄棲息空間的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口蝦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能夠在有限的養殖空間內增加口蝦蛄棲息空間的養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可增加口蝦蛄棲息空間的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養殖裝置包括框架1,所述的框架1由四個縱向支桿2組成,在框架1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相連接的交叉支桿3,這兩個交叉支桿3沿四個縱向支桿2的水平斷面所形成矩形的對角線分布,在縱向支桿2的頂部則設置有連接繩4,所述連接繩4依次與所有的縱向支桿2相連,在框架1上設置有多層棲息管組件,每一層棲息管組件都由四個棲息管5組成,并且棲息管5與框架1上的縱向支桿2固定連接,所述棲息管5的管端頭所形成的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是30-45°,使棲息管5的底端面形成突出平臺6,在每個棲息管5上都設置有與其等寬的篩絹網片7。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種結構形式的養殖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其上設置的多個水平設置的棲息管和篩絹網片都可以作為口蝦蛄的棲息場所,實現了口蝦蛄的立體化、多層次養殖,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相比以往僅僅利用養殖池、養殖水槽的底部面積養殖或暫養口蝦蛄,本裝置可以增加棲息面積3倍以上,而且由于有多層篩絹網作為餌料投放區,降低了口蝦姑在攝食中互相接觸的頻率,減少了發生打斗的現象,避免了造成身體損傷。由于該裝置的為框架結構,中部為空體,而四周連接的篩絹網具有根據外力改變形狀的性質,所以應用該裝置時,不影響養殖過程中吸除底部殘餌、代謝物等日常管理工作。并且它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說它具備了多種優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篩絹網片未畫出)。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棲息管端頭處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洋大學,未經大連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5197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