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鏡頭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49487.0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65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萬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7/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 44298 | 代理人: | 陳巍巍 |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橋65*** | 國省代碼: | 新加坡;SG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筒壁 鏡頭組件 像側 支架 第一表面 頂壁 本實用新型 光吸收層 彎折延伸 側壁 鏡筒 承接 蜂窩狀結構 一體成型的 成像品質 收容空間 通光孔 雜光 側面 削弱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鏡頭組件,所述鏡頭組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鏡筒,所述鏡筒包括一體成型的筒壁和位于所述筒壁的像側并承接所述筒壁的支架,所述筒壁包括水平延伸并形成通光孔的第一筒壁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向像側彎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支架包括承接所述第二筒壁的頂壁和自所述頂壁向像側彎折延伸的側壁,所述頂壁包括朝向像側的第一表面,所述側壁包括與所述第一表面相接的內側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內側面上設有光吸收層,所述光吸收層為蜂窩狀結構。該支架可以有效削弱雜光,保證良好的成像品質。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該支架的鏡頭組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成像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鏡頭組件。
【背景技術】
光學鏡頭組件廣泛應用于消費類數碼產品,如手機,筆記本電腦,玩具,工業探測,汽車車載攝像頭和醫療等領域。隨著成像技術的發展以及具有攝像功能的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光學鏡頭組件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各個領域。光學鏡頭組件在使用時,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在成像過程中,從各個角度射至鏡頭組件的光容易在鏡頭組件內發生多次反射,形成雜光干擾,因而在實拍畫面中容易出現較明顯的雜光,降低成像品質。
例如,光經過鏡筒射入支架的邊緣時,通過反射會再次進入鏡筒內部,形成雜光干擾。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鏡頭組件,所述鏡頭組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鏡筒,所述鏡筒包括一體成型的筒壁和位于所述筒壁的像側并承接所述筒壁的支架,所述筒壁包括水平延伸并形成通光孔的第一筒壁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向像側彎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支架包括承接所述第二筒壁的頂壁和自所述頂壁向像側彎折延伸的側壁,所述頂壁包括朝向像側的第一表面,所述側壁包括與所述第一表面相接的內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內側面上設有光吸收層,所述光吸收層為蜂窩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光吸收層是通過三維打印形成的。
優選的,所述內側面上設置有所述光吸收層。
優選的,所述鏡頭組件還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內的鏡片組、設置于所述鏡片組的像側的濾光片和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鏡片組沿光軸方向自物側至像側包括第一鏡片、第一遮光片、第二鏡片、第二遮光片、第三鏡片、遮光板、第三遮光片、第四鏡片、壓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支架的第一表面上和內側面設置光吸收層,吸收進入到第一表面和內側面的對成像效果形成影響的雜光,大大削減鏡筒內雜光的反射現象,有效弱化了雜光對鏡頭組件的干擾,有效提升了成像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鏡頭組件部分結構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鏡筒的立體圖;
圖3為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案以及其各方面的優點。在以下的實施例中,提供以下具體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對本申請公開內容更清楚透徹的理解,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詞僅是針對所示結構在附圖中位置而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經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494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